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1课 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和中国共产党开辟革命新道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1926年,赣西地区有中共党员30余人,赣南地区有党员630人,闽西地区有党员85人。1933年秋,中央苏区共有党员约13万人,占全国党员总数的44%。这一变化是因为(     
A.北洋政府对赣闽地区的残酷剥削B.国民大革命高潮传播至江西地区
C.农民对“工农武装割据”的认同D.中共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推动
2 . 为扭转革命局面,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毛泽东提议“上山”,认为“上山可造成军事势力的基础”,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天地。“上山”是指(     
A.开展土地革命B.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C.实行战略转移D.实现国共首次合作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四运动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李大钊起了主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党和团的机关报又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发挥了主要作用。建党初期,党和团的机关报始终坚持着无产阶级的革命立场。如《工人周刊》明确指出其是“工人阶级第一份自己的新刊物”。这一时期的报刊在议论文的基础上,创造性运用了随笔、小说、诗歌、笑话等形式。各个刊物还特别讲究用群众身边发生的事实说话,并对其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比如《劳动界》专门设置《本埠劳动界》栏目关注上海的工人运动情况,持续报道重大的罢工事件。

——摘编自马雅成《中共建党初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分析》

材料二 井冈山斗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忠诚于中国革命事业,在斗争中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以极大的理论勇气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这是中国红色政权理论的核心。

——摘编自兰秀辉、周利生主编《信仰: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五四运动以后至建党前,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史实,概括建党初期党和团的机关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特色。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指出井冈山时期毛泽东阐释“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三部著作,简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提出对中国革命的积极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由于历史局限性,农民无法认识到中国的未来是工业化、现代化……工人阶级拥有现代工业和资本主义经历,从而具有组织能力,他们摆脱了农业循环的狭隘性,因此能够带领中国走向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时代。材料旨在强调(     
A.借鉴俄国十月革命经验B.发挥工人阶级革命主力军的作用
C.中国革命道路的特殊性D.农民阶级无法领导革命走向胜利
2022-11-23更新 | 419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韶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929年9月,中共中央曾在“九月来信”中指出,目前红军的基本任务“主要的有以下几项:一、发动群众,实行土地革命,建立苏维埃政权;二、实行游击战争,武装农民,并扩大本身组织;三、扩大游击区域及政治影响于全国”。关于红军的发展和战略问题,实行“分兵游击集中指导是不可移易的原则”。这表明(       
A.中央首次为革命指明了方向B.我党提出土地革命政策
C.党内结束了革命策略的争论D.中央支持新的革命探索
2022-10-09更新 | 830次组卷 | 15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前必刷卷(统编版)03
6 . 在井冈山根据地,毛泽东提出“商人只要赞助革命,共产党就不没收他们的财产”。他还规定:“累进税法,最为适用;苛税苛捐,扫除干净。城市商人,积铢累寸,只要服从,余皆不论。”这些主张旨在(     
A.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B.巩固和发展根据地
C.粉碎国民党经济封锁D.顺利进行土地革命
7 . 1930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启赤、白地区的“对外贸易”,方志敏提出“见钱见物”,专门成立“对外贸易处”。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时,革命根据地已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这些举措(     
A.动摇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B.加强了中共与苏俄的经济交流
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为根据地争取到国际物质援助
8 . 有学者指出,井冈山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通过土地革命,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使劳动者重新成为生产与生活的主人。通过政权建设,依靠组织和协作,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技术等手段,建立了劳动者是主人的秩序。这表明“工农武装割据”(     
A.开启了农村革命历程B.提高了农村居民收益
C.完善了政治组织形式D.重构了社会文明秩序
2022-07-23更新 | 422次组卷 | 15卷引用:周年热点专题08井冈山会师95周年-备战高考历史复习之周年热点链接演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28年10月,中共中央制定了第一部巡视条例,指出巡视的目的在于“使上级党部之一切策略、工作计划和指导能正确的被下级党部(直至支部)接受和执行……帮助下级党部确定正确的政治、组织、工作的路线和一切工作的方法……彻底的改造党的组织”。由此可见,中共当时的巡视
A.突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落实B.促进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
C.深刻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D.加强对党部的指导与监督
2022-06-05更新 | 1056次组卷 | 14卷引用:黄金卷04-【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江苏专用)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929年1月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走下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开始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期间,面对“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迷茫,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建立起多个革命根据地。当时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军民生活异常艰难。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率先响应,每天节约一餐口粮支援前线,苏区干部更是“自带干粮去办公”。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毛泽东亲率红军战士开挖“红井”;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在艰苦的环境中,中共创造了苏区党建、社会工作、群众工作等各个方面的“第一等工作”。

——摘编自李红喜《全面把握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等

材料二   1978年10月,袁庚受命主持招商局全面工作,同年中央批准招商局在深圳蛇口设立工业区。那时,蛇口还是一片荒山野岭。1979年袁庚提出了振聋发聩的口号:“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1984年,邓小平视察蛇口时肯定了这一符合市场经济精神的口号。当年国庆节,这句口号出现在天安门游行队伍中,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如今的蛇口已从一片滩涂地发展为高楼林立、山海相接的滨海新城。

——摘编自陈蓉《袁庚:创造蛇口奇迹的改革先锋》等

材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征程上的众多优秀品质,请从材料中提炼出一种优秀品质,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释。(要求:明确写出精神品质,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