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8 道试题
1 . 文献纪录片《走近毛泽东》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在西柏坡村的小院里,警卫员给毛泽东梳头时拔下一根白发,毛泽东打趣地说:“打了三个战役,白了一根头发,值得!”这里的“三个战役”是指
A.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进攻等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中原等战役
C.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D.渡江等战役
2 . 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或动摇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构成了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三次高潮。这三次高潮一致的是
①革命对象
②革命结果
③指导思想
④革命性质
⑤革命任务
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③D.④⑤
3 . 下图是一幅近代战争示意图,它标志着( )
A.第三次国共内战全面爆发B.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
C.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D.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表摘引了一部人物传记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判断,表中空白处应该是
目录
第三章南昌起义的参谋长
第六章长征
第七章到敌人后方去
第十三章
第十六章决战淮海

A.北伐先遣战江南
B.第三次反“围剿”
C.千里跃进大别山
D.百万雄师过大江
2015-11-09更新 | 377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5-2016学年浙江温州龙湾区龙湾中学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徐州总司令刘峙集中8个兵团及其他直属部队,总兵力80万人,我军出动兵员60万,在豫皖苏边区,展开空前规模的战略决战”。这位老兵的日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辽沈战役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D.渡江战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毛泽东指出:“解放战争的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材料中的“标志性”事件是指
A.粉碎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歼灭国民党主力D.渡江战役取得胜利
7 . 诗词也能反映历史,下列毛泽东诗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②“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
A.②①③④B.③④①②C.③①②④D.①③②④
8 . 如果要对学生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传统教育,你认为下列哪一条路线最合适(     
A.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北京故宫——孙中山先生纪念馆
B.北伐战争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西柏坡——北京天安门
C.山东曲阜孔子庙——圆明园遗迹——革命圣地延安
D.虎门销烟历史遗迹——圆明园遗迹——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