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是以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为主,并需要稳步向集体化方向发展、没收官僚资本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对私人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实行“一化三改”的经济方针B.优化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
C.巩固新中国政权的物质基础D.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48年进行的两次的学生民意调查,两份调查中,一份于12月13日上海大学完成,参加调查的有约1000名学生和教师。调查结果发表在一份国民党报纸《东南日报》上。对于国共争端的问题,大家的反应是:15.9%的人赞成把反共战争进行到底,72%的人赞成成立联合政府,8.4%的人认为中国应该分治,3.7%的人赞成共产党一党专政。这表明
A.国统区的人士普遍认同中共B.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时机成熟
C.国民党一党专政迷梦被粉碎D.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日益孤立
2022-04-02更新 | 498次组卷 | 9卷引用:必刷卷05-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全国卷)
3 . 在中共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毛泽东这一“讲话”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这张纸币在当时值1/100的银元,按照上海的价格可以买到一盒火柴。这反映了
A.军阀混战分裂割据B.货币体系十分混乱
C.国民经济几近崩溃D.民族企业较快发展
5 . 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A.革命工作的中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
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
2022-03-29更新 | 3029次组卷 | 80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全国卷2精编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耗费很久的时间和很大的气力的事情……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

——摘编自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

材料二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是习仲勋同志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大典时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所发出的感慨。“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就是说:我们依靠人民打下江山,我们的江山就是人民;拥有人民就拥有江山,拥有了江山就要为了人民;我们以人民为江山,人民就是我们的靠山!这句话的思想非常深刻,是人民史观和群众路线的精炼概括和通俗表达,发人深思,引人铭记。

——摘编自李兴慧《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有感》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提出该报告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知识,谈谈你对“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这句话的理解
7 . 近代中国,中华民族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直到受了英法联军及太平天国的痛苦,然后有同治初年由奕䜣、文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领导的自强运动。这个运动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应付大变局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甲午以后,康有为所领导的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救国救民第二个方案……严格说来,拳匪运动可说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等到自强、变法、反动都失败了,国人然后注意孙中山先生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从更宏观的视角看,它又是一场全面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不仅打败了日本,消除了亡国的危险,还从盟国那里挣脱了不平等枷锁,获得了平等地位,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抗战时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

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大事记——1949年(部分)

194809194901人民解放军连续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19490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
194904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解放南京
19490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

——据金冲及著的《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上)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第三个救国救民的方案,与第一、第二两个方案是背道而驰的”?并简述“孙中山所提出的救国救民的方案”的实践结果。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战是中华民族复兴的转折点”的理由。
(3)写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权的性质。根据材料三大事年表所列资料及所学知识,概述1949年发生的这些大事为新中国成立所创造的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46年,国民政府财政收入为2万亿元左右(法币,以下同),支出为5.5万亿元左右,赤字为3.5万亿元,占支出总额的64%;1947年的财政收入为13万亿元,支出为40万亿元,赤字为27万亿元,占支出总额的67.5%。这主要是由于
A.军费的开支激增B.美国的援助断绝
C.国统区面积缩小D.国民党贪腐严重
9 . 1949年3月,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指出,中国的工业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就全国范围来说,大约是现代性的工业占10%左右,农业和手工业占90%左右。这一状况使中国共产党
A.将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B.致力于国家工业化建设
C.把新民主主义经济放在首位D.基本取得全国革命胜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1946年、哈尔滨解放区民主政权颁布了《哈尔滨市施政纲领》,并先后出台了一批经济法规和治安法规。1949年2月、中共中央明令废止国民政府制定的“六法全书”,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       
A.完成新旧法律体制的过渡B.实现工作重心转移
C.进行城市法制建设的探索D.开启建国筹备工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