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4 道试题
1 . 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指出:“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结合起来。绝不可以丢掉乡村,仅顾城市。如果这样想,那是完全错误的。但是党和军队的工作重心必须放在城市,必领用极大的努力去学会管理城市和建设城市。”毛泽东提出这一主张表明
A.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B.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C.党的工作重心即将发生转移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下表反映的是1937-1949年河北、河南和山东等部分地区农村阶层变动(单位%),造成这一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时间

地主

富农

中农

贫雇农

其他

1937-1941年

4.30

8.22

39.17

45.05

3.26

1941-1945年

4.06

6.98

45.26

42.49

1.21

1945-1949年

3.55

5.18

49.43

41.23

0.61

A.自然经济遭到进一步打击B.长期战乱使地权频繁易手
C.国民党失去对华北的控制D.中共深入农村的土地工作
2022-04-20更新 | 350次组卷 | 9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月考试卷(九)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7年2月,上海黄金价格大幅度上扬,物价随之飙升,迅速席卷全国。时人作诗讽刺;“黄金飞涨何时了,米价知多少?小民日夜盼回风,钞票不堪回首几年中”。引发“黄金风潮”的主要原因是
A.国共力量发生彻底逆转B.政府财政收支极不平衡
C.廉价美国商品大量涌入D.官僚资本侵蚀民族工业
2022-04-19更新 | 424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2022届高三三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1945年10月24日,《大公报》发文怒斥:“人民都曾为胜利狂欢过,而今却如水益深……大众不得聊生。他们痛苦极了,比未胜利时还痛苦。”文章称:国民党政府的接收给广大人民带来“一片胜利的灾难”。这反映出
A.抗日战争尚未取得完全胜利
B.国民党接收城市后社会状况没有好转
C.民众对国民党内战政策失望
D.国统区社会经济和民生情况全面恶化
2022-04-19更新 | 227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2022届高三考前押题密卷(一)历史试题
5 . 1945年8月《大公报》发表社评说:“将主席致电毛泽东先生,请其克日来渝,共商因是,这真令人兴奋,果使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完成于一席谈,那真是喜上加喜。”由此可知,重庆谈判
A.顺应了民众追求和平民主的呼声B.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
C.凸显了解放战争中国民党的妥协D.得到了国共两党的广泛支持
6 . 1946年4月,中共中央制定了《关于工业政策的决定(草案)).详细阐述了党的保护民族工商业、提倡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中国共产党此举的最终政治目的是(       
A.争取国民党中间力量B.争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C.促进国民经济的恢复D.逐步扩大自身的统治基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49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经济是以分散落后的个体经济为主,并需要稳步向集体化方向发展、没收官僚资本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对私人资本主义既利用又限制。这一指示有利于当时
A.实行“一化三改”的经济方针B.优化经济结构的合理配置
C.巩固新中国政权的物质基础D.贯彻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948年进行的两次的学生民意调查,两份调查中,一份于12月13日上海大学完成,参加调查的有约1000名学生和教师。调查结果发表在一份国民党报纸《东南日报》上。对于国共争端的问题,大家的反应是:15.9%的人赞成把反共战争进行到底,72%的人赞成成立联合政府,8.4%的人认为中国应该分治,3.7%的人赞成共产党一党专政。这表明
A.国统区的人士普遍认同中共B.组建民主联合政府时机成熟
C.国民党一党专政迷梦被粉碎D.国民党的独裁统治日益孤立
2022-04-02更新 | 498次组卷 | 9卷引用:安徽省2022届高三冲刺卷(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9 . 在中共某次重要会议上,毛泽东指出:“从现在起,开始了由城市到乡村并由城市领导乡村的时期……在南方各地,人民解放军将是先占城市,后占乡村。城乡必须兼顾,必须使城市工作和乡村工作,使工人和农民,使工业和农业,紧密地联系起来。”毛泽东这一“讲话”的主要目的在于
A.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B.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C.推动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D.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探索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下图是中国历史上面额最大的纸币,这张纸币在当时值1/100的银元,按照上海的价格可以买到一盒火柴。这反映了
A.军阀混战分裂割据B.货币体系十分混乱
C.国民经济几近崩溃D.民族企业较快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