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1 . 如表反映了建国初期农业、轻工业、重工业产值比例的变化(单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年份工农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农业轻工业重工业轻工业重工业
19497022.17.973.726.3
195256.927.815.364.535.5
195648.729.621.7个57.742.3个

A.为工业化建设奠定良好基础B.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成效显著
C.国民经济结构出现严重失调D.直接导致粮食生产严重不足
2021-05-09更新 | 244次组卷 | 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既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也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切实防止出现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现象。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其中所述反映的是我国哪一政治制度?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5 . 下图为1955年新中国的宣传画《用新的成绩来庆祝祖国的节日》该作品
A.继承了文人画作的基本风格B.构建了工业化建设的新风尚
C.记录了三大改造的历史场景D.体现了“双百"方针的创作精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然而,从后来的实践看,党把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着眼点主要放在了生产关系的变革”。过渡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指的是
A.社会主义工业化B.三大改造
C.“大跃进”D.人民公社化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统计,《人民日报》中仅标题含有“劳动”一词的报道数据为:1950年327篇。1951年255第,1953年253篇,1954年269篇,1955年209篇。报道涉及劳动英雄、普通工农劳动者、学生、军人、工商业家、文艺工作者。这表明
A.党和政府关心、算重劳动人民B.全社会都认可劳动的价值
C.各行业掀起社会主义建设热潮D.媒体发挥论的决定作用
2021-03-08更新 | 189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2021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指的是国家利益、特别是重大国家利益免受威胁或危害的状态。随着时代的变迁,国家安全的内涵不断丰富,其构成也随之拓展。传统的国家安全除不言而喻的政治安全外,主要是指军事安全。随着冷战的结束,经济安全地位上升,因而有人把国家安全表述为政治安全、军事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有机结合,称之为综合安全。此外,还有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等。

——摘编自马维野《国家安全·国家利益 ·新国家安全观》

材料二   到1978年的时候,中国基本上解决了当时的两个最急迫的问题,第一是国家的安全,我们建立了独立的相对完整的国防工业,尤其是尖端武器,像“两弹一星”和核潜艇,我们研制成功了,所以国家安全问题解决了。第二,就是我们在当时低收入的条件下,筹措了大量的资金来建立一个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这种情况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不靠外援是几乎没有的。

——武力《国史讲堂:新中国70年经济建设成就》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从新中国成立到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为维护国家安全所作出的努力。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50-70年代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意义。   
(3)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家安全面临新的挑战,请结合所学知识提出一个国家安全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应对挑战的措施。
9 . 1949年9月20日,华北局作出《关于建立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指出:为了进一步建设与加强华北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起见,决定不论老解放区或新解放区,一律于今冬明春普遍建立起来村、区、县三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并准备明年召开各省人民代表大会。这反映了
A.村民自治等民主形式发展B.人民民主原则得到了贯彻
C.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途径的确立D.中国共产党对根本政治制度的探索
10 .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在一次会议上说:“这一次重点是建设,有国内外形势,有社会主义改造,有建设,有人民民主专政,有党。报告里面有这么几个大题目,都可以讲。但是重点是两个,一个是社会主义改造,一个是经济建设,这两个重点中主要的还是在建设。”这表明毛泽东
A.调整了对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B.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思路
C.解决了“大跃进”造成的经济问题D.强调恢复国民经济的紧迫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