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西关系是特别的。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

——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三   1954-1955年采取的温和而缓慢的,但却是稳步的国内发展计划也反映在那时中国的对外政策中……周恩来开完会回国的时候,他因人们普遍赞扬中国在其第一次重大国际会议上的表现而受到鼓舞……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

——[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方通过哪些条约“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
(2)据材料二,归纳新中国的建交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时期的外交方针。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恩来参加的会议,概述这一时期的外交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从新旧中国不同的外交际遇中,你能得出什么启示。
2 . 在某次国际会议上,中国代表在发言中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位中国代表是
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邓小平
3 . 1955年4月18日,香港《文汇报》报道了周恩来总理率团参加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的消息。在这次会议上
A.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C.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中国与美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2020-12-30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19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5年,周恩来在某个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据此判断,该会议是
A.朝鲜停战谈判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D.中非合作论坛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1955年美国记者鲍大可对某国际会议发表评论: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领导人的态度,但他求同存异的建议改变了会议的航向:他确实以他的才干和个人通情达理的态度给各国领导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雅尔塔会议D.开罗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上述发言体现的外交理念是
A.一边倒B.另起炉灶
C.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D.求同存异
7 . 1955年,在万隆举行的亚非国际会议上,很多国家对中国不甚了解,对中国抱有敌意。针对这种情况,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
C.“另起炉灶”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8 . 第一次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它是获得独立的亚非国家为了维护独立,渴望加强彼此间的团结与合作在印尼的万隆召开的会议。29个亚非国家的政府代表团出席了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博得全体代表的欢迎和赞扬,从而为会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会议通过了《亚非会议最后公报》,以及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人权和自主权、附属国问题、关于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的宣言等七个方面的决议。


(1)第一次亚非会议是什么时候召开的?此次会议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2)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大会发言中提出的原则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一次亚非会议的成功召开对中国有什么意义?
2020-05-0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湖南省高三学业水平考试模拟历史试题(必修1)
9 . “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在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亚太经合组织会议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赴印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60年前为了加强亚非国家的团结,促成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总理提出的方针是
A.求同存异B.一边倒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不结盟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