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美国记者鲍大可描述周恩来:“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大
D.雅尔塔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吉尔伯特•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中说: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基于这种认识,中国共产党
A.开辟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参加亚非万隆会议
C.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D.推行不结盟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016-11-2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2-2013学年山西忻州一中高一上期期末联考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鲜明的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背景不包括
A.帝国主义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B.与会国之间的矛盾分歧
C.一些国家对新中国怀有误解和疑惧
D.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和破坏
6 . 图这张历史照片拍摄于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照片反映了各国代表赞扬和拥护周恩来在会上的发言,休息时他们纷纷找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周恩来在这次发言中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B.求同存异C.另起炉灶D.不结盟
7 . 20世纪50年代,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导下新中国走向国际舞台的外交实践有
①参加日内瓦会议     ②参加万隆会议   ③参加APEC会议        ④参加联合国大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改善建设环境、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其中包括
①促成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②以世界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以“求同存异”方针促使亚非会议顺利进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 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
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是我国首次一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
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他的发言受到与会各国代表的热烈赞扬和拥护。这次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
D.第26届联合国大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