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周恩来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胡锦涛指出:“他博大精深的外交思想、丰富多彩的外交实践、独具一格的外交艺术和外交风格,在国际社会上为党和国家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能佐证这一高度评价的史实是
①首倡和平共处五顶原则   ②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
③1955年以“求同存异”方针促成亚非会议顺利举行④推动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2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这次会议“是指
A.华盛顿会议B.汪辜会谈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2020-04-21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天津市红桥区高三下学期居家学习线上检测第一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周恩来堪称共和国外交的奠基人物,下列中国的外交政策由周恩来首次提出或阐发的是:
A.一边倒主张
B.求同存异方针
C.不结盟政策
D.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万隆开幕,与会的29个第三世界国家的领导人表明不愿卷入美苏之间的冷战,而将反对殖民主义、争取民族独立自主、消除贫苦和发展经济作为目标,此次会议促进了
A.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B.以苏联为首的华约成立
C.不结盟运动的兴起D.两极格局演变为多极化格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据统计,1955年一年内到中国访问的使者,有来自亚、非、欧、澳、美五大洲的63个国家的417个代表团,共4760人,比1954年增加64%。这一年中国外交出现新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一边倒”政策的实施B.“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C.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实现D.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开展
7 . 下面是一个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搜集的关于新中国1955年的万隆会议,正确的有
①是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
②针对一些国家对我们的误解和疑惧,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③会议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之间的友谊和联系
④会议上中国代表团与美国代表团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②④
2020-03-1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亚非会议上,西方势力操纵亲西方国家的代表,提出亚非国家“选择中间路线政策含有严重的危险”。其意图包括(        )
①阻止亚非国家走独立发展道路                 ②控制新兴民族独立国
③抵制亚非国家的不结盟运动                    ④孤立新中国
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3-27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A.日内瓦会议的圆满成功B.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
C.香港、澳门回归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