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这是1955年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讲话的内容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上海亚太经济合作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1955年在一次国际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
C.“求同存异”的方针
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
2016-11-2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校级联考】湖北省宜昌市协作体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上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我们处境大致相同的亚非国家首先应该友好合作,实现和平共处。……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但是不应该使它妨碍我们在主要问题上达成共同的协议。这一讲话     
A.体现了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B.推动了印度支那和平的恢复
C.标志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
D.反映出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5 . 著名的加拿大学者罗纳德·基斯在谈到万隆会议时说:当时“甚至连美国国务院的情报机构也承认,共产主义中国在万隆会议上所留下的良好印象应该归功于周恩来娴熟的外交技巧。在万隆会议上,美国的外交又输掉了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仗,败在了一个共产主义者的手下。”这表明
A.万隆会议帮助一些亚非国家开始摆脱美国控制B.万隆会议促使许多亚非国家开始正确认识中国
C.具有个人魅力的外交家征服了美国D.社会主义运动趋势在世界明显增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讲这段话是在(   )
A.会见印度代表团时B.与缅甸总理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D.出席日内瓦会议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共同基础”是
A.社会制度B.意识形态
C.联合抗击西方殖民侵略D.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共同纲领》
材料二   中国政府代表在日内瓦会议上。

材料三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发言。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具体有哪些内容?
(2)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和万隆会议上发挥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2016-11-27更新 | 9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2016学年人民版高一必修1练习历史试卷25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2015年4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活动,媒体称“这是一次对历史的致敬之旅,对精神的弘扬之旅。”该“致敬”所指的是(     
A.求同存异方针B.合作共赢理念
C.世界和平意识D.反帝反霸战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在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人的敌对情绪。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