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联合国副秘书长苏亚雷斯曾这样评价20世纪某一国际会议,“它为后世留下了两个重要遗产,一是加快全球多边主义进程,二是为国际关系指导原则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提出:“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这一宣言(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利于维护新兴国家独立地位D.消除了大国霸权主义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
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5 . 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召开的亚非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时候的敌人,回来时候的朋友。”对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
A.中菲之间弥合了分歧B.中菲之间达成了共识
C.中菲之间成为了盟友D.中菲之间消除了矛盾
2021-02-12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周恩来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此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7 . 黄书海曾担任过周恩来的翻译,他回忆:“总理最初想让亚非会议采纳这五项原则,但一些国家不同意,说这是共产党提出来的。总理主动把五项原则分解为‘七点和平宣言’。最后大会扩大为十项和平原则。”这表明,在亚非会议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A.正式并且公开提出
B.消除了矛盾和分歧
C.成为国际普遍共识
D.国际影响得到扩大
8 . 建国初期,我国政府在参加某次国际会议前制定的方针是:加强外交和国际活动,以破坏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以利于打开经过大国协调解决国际争端的道路。我国政府即将参加的这次会议是
A.万隆会议B.日内瓦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运动会议D.第26届联大
9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B.促成了《朝鲜停战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国际会议
2020-01-17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六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1955年4月,亚非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又称万隆会议。周恩来在这次大会上提出的方针是
A.不结盟政策B.“求同存异”
C.“非暴力不合作”D.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2020-02-11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河西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调查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