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5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
2 . 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说,如果亚非国家养成一种在西方缺席的情况下经常开会的习惯,由于有众多的人口,印度和中国无疑将控制局面,这可能最终形成一个反对西方的集团。他希望这次会议开不起来。杜勒斯针对的是
A.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中印会谈
B.和平解决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会议
C.以“求同存异”促进会议成功的万隆会议
D.通过“一边倒”方针同苏联等国建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联合国副秘书长苏亚雷斯曾这样评价20世纪某一国际会议,“它为后世留下了两个重要遗产,一是加快全球多边主义进程,二是为国际关系指导原则奠定了基础。”这次国际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
C.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在20世纪50年代的某次国际会议上,各国代表服饰各异。“一样是穆斯林,土耳其人的帽子是红的,印度尼西亚人的帽子是黑的,埃及人的帽子是白边红心的。一样是穿着高领的制服,扣子少而比较短的是中国人,扣子多而长到膝盖的是印度人”。中国代表在这一会议上
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促成了印度支那和平协议的签署
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提供了“安全先行”的合作模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宣言中提出:“尊重每一个国家按《联合国宪章》单独地或集体地进行自卫的权利;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任何国家不对其他国家施加压力。”这一宣言(        )
A.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B.推动了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C.利于维护新兴国家独立地位D.消除了大国霸权主义影响
6 . 1955年亚非会议上,部分国家把矛头对准新中国,声称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领导权”,认为中国存在铁幕或者竹幕,为此,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得到了大部分国家的理解。这表明
A.中国外交政策走向成熟B.重塑中国国际形象的必要性
C.亚非会议受大国操控D.中国尝试用多边外交解决问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955年,一位西方记者报道:万隆会议“最重要的结果是共产党中国变得强大了,她赢得了很多朋友和善意”。他得出这一结论是因为
A.“求同存异”方针拓展了中国的外交空间B.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抗美援朝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新中国首次以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2018高一上·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5年,亚非国家政府首脑在万隆举行会议。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绝大多数国家作出了求同存异的努力。会议提出著名的“万隆十项原则”,主张“不使用集体防御的安排来为任何一个大国的特殊利益服务”。决议“在实际可行的最大程度上互相提供技术援助”,并接受扩大多边贸易和支付范围的原则,稳定本区域商品贸易。倡议亚非各国人民“在现代世界的范围内恢复他们旧有的文化接触和发展新的文化接触”。当时舆论普遍认为,这次会议“将作为一件世界大事载入史册”。

——摘编自王绳祖《国际关系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亚非国家在合作发展方面的诉求,简述上述诉求提出的时代背景。

2018-11-22更新 | 23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8年11月21日 《每日一题》人教必修1-万隆会议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恩来在1955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说,“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着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此次会议是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C.日内瓦会议D.万隆会议
10 .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在卡片的横线处适合填写的内容是
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第26届联大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2021-08-09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19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