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3 道试题
1 . 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迎接大有作为的年代》,认为“80 年代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下列选项中,能够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①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②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
③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同胞隔绝状态被打破       ④中国第一次举办了高级别的大型国际会议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 . 祖国统一一直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夙愿。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新社北京9月11日电(记者应妮)由中国太平洋学会召集举办,《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专家认证会11日在此间召开。经海峡两岸学者研讨,认为《海国记》一文为古典名著《浮生六记》缺失之佚文。因文中内容明确表示古钓鱼岛归属中国,为中国确认钓鱼岛主权又添铁证。

       ——中国新闻网


(1)依据材料一,指出钓鱼岛引发的问题及其影响。

材料二 澳门回归祖国10年来,在中央政府和祖国内地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别行政区长官何厚铧先生和特区政府带领澳门各界人士团结奋斗、务实进取,积极应对亚洲金融危机、非典疫情、国际金融危机等来的严峻挑战,努力克服澳门发展进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保持澳门繁荣稳定,各项事业取得长足进步,使澳门这座历史悠久的商埠名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胡锦涛在澳门回归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澳门回归的原因。

材料三 据报道,1993年大陆与台湾之间的贸易额达到了144亿美元,2万家台湾企业在大陆的投资约在150—300亿美元之间。台湾越来越把注意力集中于大陆,一位台湾官员于1993年说:“1980年以前,台湾最重要的市场是美国,但到了90年代,我们认识到,台湾经济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大陆。”

       ——(美)萨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海峡两岸关系得以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材料四1965年9月1日,西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拉萨召开,西藏自治区宣布正式成立。周恩来总理本来要到拉萨参加庆祝大会,到了成都后因故未能成行。由中央代表团团长谢富治在大会上讲话,代表中共中央、国务院向大会祝贺。张国华代表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作报告,总结了在西藏15年来的工作。阿沛·阿旺晋美做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工作报告。

       ——百度网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四中所描述的政治制度有何异同?
(5)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适当的主题并进行简要的论证。
2020-04-15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届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性考试(三诊)历史试题
3 . 1987年,国民党老兵组织“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于母亲节当天走上街头哭诉思乡情,向台湾当局要求:“生”则让我们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则让我们回去献上一炷香。整个台湾社会为之动情。随后台湾当局通过《民众赴大陆探亲办法》。该事件直接促使
A.两岸隔绝状态的打破B.对台“九条方针”的出台
C.《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D.两岸“九二共识”的达成
2020-04-07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奥巴马执政百日》关于中美关系概述为:美国是中国之民国立宪的榜样,二战抗日的盟军,朝鲜战争的对手,七十年代制衡苏联的新盟友,改革开放的模仿对象,九十年代制裁中国的牵头人,世贸组织的介绍者,台湾现状的维持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下列选项中能印证上述材料观点的有
A.维新派主张以美国式的政体改造中国政治
B.离开美国投放原子弹中国不可能打败日本
C.美国干涉导致中国至今尚未完成国家统一
D.制衡苏联是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决定性因素
2020-03-2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西南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人文素养)试题
5 .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的会谈达成了重要共识,2005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先生去世,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
B.“汪辜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
C.“汪辜会谈”受到海峡两岸的一致欢迎
D.“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
2020-03-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图反映了祖国大陆对台政策的变化。其背景是
A.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真正停火
C.深圳、厦门等经济特区的设立
D.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
2020-03-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的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     
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和平统一D.两岸三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并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声明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当时《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A.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B.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标志着祖国业已实现和平统一D.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下面两图的转变,可以说明

A.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B.台湾问题已经得到解决
C.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D.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10 . 阅读下表可知
1987—1992年台湾与大陆通过香港的间接贸易状况(单位:百万美元)

A.海峡两岸及香港间经济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B.大陆为台湾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牺牲
C.香港在两岸经济交流中起决定作用
D.“三通”的实现促进了两岸经济交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