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27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面时指出,海峡两岸如果“没有这个定海神针,和平发展之舟就会遭遇惊涛骇浪,甚至彻底倾覆。”“定海神针”指
A.一个中国原则B.和平统一方针
C.高度自治原则D.“求同存异”方针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2019年国台办新年贺词中说“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战胜风险挑战,团结广大台湾同胞顺应历史大势,把握时代机遇,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前提是
A.“一个中国”原则B.政治协商制度
C.和平统一方针D.统一战线策略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79年1月1日,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并宣布了和平统一祖国的方针。同时声明解放军停止炮击金门。当时《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       
A.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根本利益B.确立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C.标志着祖国业已实现和平统一D.打破了两岸长期隔绝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习近平主席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顺应两岸同胞共同愿望,推动打破两岸隔绝状态,实现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开启两岸同胞大交流大交往大合作局面,两岸交流合作日益广泛,相互往来日益密切。”两岸取得这些成就的政治基础是
A.一国两制B.“和平统一”方针
C.九二共识D.中美关系的缓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人说“蔡英文为求当选提出了‘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提出在两岸之间要‘积极沟通’‘不挑衅’与‘无意外’,但在其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的‘九二共识’情况下,即在坚持既有‘台独’立场情况下,如何实现‘维持两岸现状’的承诺与目标,是大有疑问的"。下列有关两岸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处理两岸关系的基础是“九二共识” ②台湾当局仍具有积极沟通的诚意
③“一国两制”已被海峡两岸普遍接受 ④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A.①②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2-05更新 | 230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中牟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在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重要共识的基础上,1993年4月,备受瞩目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这一“重要共识”是
A.认同《告台湾同胞书》B.认同“一国两制”
C.实现直接“三通”D.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7 . “为了尽早结束中华民族陷于分裂的不幸局面,我们建议举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对等谈判,实行第三次合作,共同完成祖国统一大业。”这段文字最早应出自
A.《告台湾同胞书》
B.《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C.《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D.《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
8 . 1987年11月2日,台湾红十字会开始受理民众赴大陆探亲登记及信函转投。这一天被台湾《民众日报》称之为“一个历史性的日子”。这个日子的到来意味着海峡两岸
A.实现了30年来的真正停火B.长期隔绝的状态被打破
C.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D.实现通邮、通商、通航
9 . 据统计,从1992年到1997年,台商在祖国大陆的合计投资项目约20125个,投资额约110.34亿美元,年平均项目3354个,金额18.39亿美元,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开始被打破B.“九二共识”的达成
C.两岸接受了“一国两制"的构想D.两岸实现了“三通”
10 . 2019年9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1949.10-2019.9)》中记载:1987年10月16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有关接待探亲台胞的办法;11月2日,第一批探亲台胞经香港赴大陆。这说明
A.“一国两制”成共识B.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
C.“九二共识”已达成D.两岸“三通”已实现
2019-12-08更新 | 269次组卷 | 7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热点·重点·难点】专练-重难点09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1977-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