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人民日报》新年社论的高频词汇反映当年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1979年新年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的高频词汇包括
A.中国人民 侵略 中国 美帝国主义B.合作 改造 农业 生产先进
C.技术 现代化 先进 科学D.开放 稳定 企业改革
2021-07-08更新 | 7602次组卷 | 75卷引用:专题02 概念类选择题-2022年高考历史选择题解题模板
2 . 1982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浙江义乌某供销社在改革后,改变了过去“上面来货多少,下面供应多少”的状况,主动深入农户了解他们对生产资料的需求情况,采购农民所需物资;许多职工还积极寻找经营门路,开拓新的市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
A.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得以理顺B.经济责任制逐步实行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
2021-06-13更新 | 11568次组卷 | 96卷引用:【寒假自学课】高一历史寒假精品课(统编版纲要上)复习-第10讲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3 . 下表所示为我国1993年宪法修正案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1993年宪法修正案
序号修改的主要内容
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坚持改革开放"等提法写进宪法序言
用“国有经济”“国有企业”取代“国营经济“国营企业”等
删去“农村人民公社”的提法,确立“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的法律地位
将县级人大每届任期由3年改为5年

A.加强了基层民主建设B.凸显了宪法的根本地位
C.肯定了市场经济体制D.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要求
2021-06-08更新 | 19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十单元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夯实基础】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中外历史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从一定意义上说,邓小平同志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进行再认识的基础之上的。”此观点意在强调“邓小平理论”
A.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方针B.首创了“一国两制”理论
C.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D.开创了市场经济体制理论
5 . “为了正确地认识敌我之间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的矛盾应该首先弄清楚什么是人民,什么是敌人。……在现阶段,在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一切反抗社会主义革命和敌视、破坏社会主义建设的社会势力和社会集团,都是人民的敌人。”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讲话(     
A.形成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系统思想B.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最终建成
C.意味着政治斗争逐渐成为首要任务D.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基础
6 . 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
A.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D.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