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单元综合与测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2 . 20世纪80年代初,许多私营企业纷纷向集体或国营企业支付一定的管理费,挂名取得一个非私营的名分。这种被称为戴“红帽子”的做法成为私营企业赖以生存的保护伞。这说明当时
A.公有制企业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B.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依然存在
C.私营企业发展需要国营企业扶持D.私营企业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方谈话”是在总结国内风波和国际变局,分析国内外形势发展和我们所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产生的,既有政治上的鲜明性和针对性,也有理论上的深刻性和创造性,是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的集大成之作。“南方谈话”
A.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B.突破了改革开放的认识“瓶颈”
C.提出了社会主义分两步走战略D.表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
4 . 多边外交是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材料表明(  )
A.多边外交具有包容性的特点B.综合国力是多边外交的保证
C.中国是多边外交的主导D.多极化是多边外交的基础
5 . 1980年,大约6600家国营企业采用利润提留制度,将一定额度的利润上缴国家,企业提留的利润可用于发放奖金、职工福利和作进一步的工业革新。这一制度的实施
A.有利于企业提高经济效益B.是对现代企业制度的完善
C.保证职工收入大幅度提高D.表明国企改革的全面展开
6 . 从1987年开始,我国将出口商品计划从1000多种减少到100多种,其中指令性计划只占30%左右;并开始尝试运用税收、价格、汇率等经济杠杆和健全进出口许可证、配额、商标等管理手段,来调节对外贸易。这一变化
A.说明我国开始摆脱计划经济体制B.顺应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C.表明我国外贸机制发生根本改变D.推动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7 . 如图统计数据的变化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理论中的
A.和平与发展的国际局势B.“科教兴国”的战略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阐述D.经济特区的构想
8 . 1978年5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团去西欧五国考察访问。这次出访,是新中国成 立之后,中央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个政府经济代表团。经过考察,代表团对西方资本 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此次出访
A.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赴外国访问的代表团
B.标志着美国“遏制和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C.彻底改变对资本主义本质和市场经济的认识
D.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为改革开放作准备
2020-06-12更新 | 484次组卷 | 5卷引用:第2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与发展(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9 . 据不完全统计,1987年5月至1990年年底,广东股份制试点企业中有1000多家企业发行股票、债券,仅筹集资金8.5亿元,大部分都是在企业内部发行,在社会上公开发行的企业只有50多家,且多是国有小企业、集体企业和乡镇企业。这一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经济改革重心的转移B.民营企业的地位比较低
C.对外开放的水平有限D.对社会主义的僵化认识
10 .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大量闲散人口开始从土地中‘溢出’,在票据经济的禁锢下,他们无法进城,于是‘洗脚上田’,开始在城市之外‘村村点火,乡乡冒烟’,从事各种非农产业。”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广大农民迫切希望参加“一五”计划建设
B.计划经济使农村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展开
D.包产到户使农民从土地束缚中解放了出来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