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初年,海运多险,漕运亦艰,成祖迁都北京后,欲恢复元朝运河渠道,以利潜运,加强南北交流。命尚书宋礼等人负责疏浚会通河以通运道。宋礼周咨故老,勘察地形,采纳注上老人白英的建议,在东平州戴村建坝,阻遏汉水,让其尽流入南旺湖。又在南旺以南建闸21座,以北建闸17座。使会通河水得到很好的节制,保证了会通河的水源。宋礼又开新河连结旧河;奏请“疏东平东境沙河淤沙”,“筑堰障之”。在沿河两岸边的并湖地设“水拒”用来蓄积湖水,以保证运道水源,不使潜船阻浅,设“陡门”排泄运道的涨洪,以防冲刷堤岸而溃溢。为确保运道水源,成祖又征调民夫10万,疏浚贾鲁河故道,引黄河之水入淮河。由于上述治运工程的施设与竣工,“运道以定”。

——摘编自鞠庆波等《历史上对大运河的维护治理及方略》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时,京杭大运河如一条千疮百孔的巨龙,接纳来自黄河、淮河等众多河流的洪水,频频造成水患。当时治理大运河河道,只能放弃明清时期“保运、保潜为先”的方针,首先解决水患问题。1951年至1956年通过对淮河的系统整治,使水患面积缩小一半,注入大运河的淮水减少了50%。1951年冬,挖掘了长达170公里的苏北灌溉总渠,减轻了由大运河转泄洪水到长江的压力,苏北地区重新成为全国重要的粮棉仓。1958年起,又开始了对大运河的全面治理,提出了重开大运河、实现全线通航的规划。在中央统一规划下,将航运与水利建设工程相结合,在运河沿途各省,陆续整修和建设了一批运河工程。参加人员中,民工达百万人,而参加义务劳动的各行业人员,则多到无法统计。经过几年努力,大运河洪水泛滥得到了有效治理,排洪、防洪、航运、灌溉、涵养水源的功能得到了加强,对沿途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摘编自苗著《运河之光:历史文化生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治理大运河的背景及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治理大运河的特点及其意义。
2021-02-26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江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865年起将海关全部收支总账分为海关经费支出账、海关没收和罚款收入账、吨税收入及用于航务设施的提成账、所有其他规费收入和开支账。所有海关可自行处理的结余,一律存放在指定的银行,没有得到总税务司的允许各关不得截留。1870年又公布了十项有关会计收支的条例。1873年成立了贸易造册处,负责印刷各口贸易统计季报和年报,编写贸易总报告。统计内容涉及中国财政、经济、货币、金融等方面的资料,尤其是关于鸦片、茶、丝、黄麻和大豆等大宗进出口商品。为加强海关财务检查,在总税务司之下,专设掌管会计的稽查账目税务司。“该部门税务司总管辖海关之会计并审查各地海关之会计,至少每年到各地巡视一次,副税务司驻留北京总司署负责审查各关报表”。海关税收从1865年的830万两增加到1875年的1200万两,而1885年增加到1450万两。

——摘编自段晋丽《赫德与近代中国海关制度的建立》等


(1)根据材料,概括晚清时期建立海关财务管理制度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时期海关财务管理制度建立的积极作用。
2022-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下学期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朝建立基层管理组织里甲制度。每110户为1里,推丁粮多者10户为里长,其余100户分为10甲,每甲又以一户为甲首。甲长首要负责管束所属人户,统计其丁、产变化情况,以便合理征发赋役。黄册逐级上报,最后汇总于户部,上报者皆以黄纸为面,故称黄册。在里甲的基础上编造黄册,每里1册,登载该里的户籍情况,每10年重新核实更造。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二   明代根据身份主要是职业固定户类,包括宗室户、官绅户、军户、匠户、灶户、商户等。各种户类严禁私自脱籍或更换。如匠户,是被限制专门从事某项手工业的人户,凡籍为匠户,须世代承袭,不得脱籍,不能入仕。不同的户类之间等级森严,宗室户和官绅户在社会上等级地位最高,拥有各种特权。为了遏止流民,明代禁止农民随意离开里甲。

——摘编自高飞《明朝户籍制度中的身份法和迁移法》


(1)根据材料一,指出明代建立黄册制度的主要目的。
(2)阅读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明朝的户籍制度。
2021-04-12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淮南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据《册府元龟》上所列资料统计,唐朝各位皇帝下发有关养老诏令的次数多达73次。唐代继承了汉代给老人“赐杖”、“免税”等诸多做法。据《唐大诏令集》,唐太宗在“即位赦”中特别提出,“八十以上各赐米二石,绵帛五段;百岁以上各赐米四石,绵帛十段。”唐朝还曾有过一项“补给侍丁”制度,开元七年户令规定的配给标准是:“凡庶人年八十及笃疾,给侍丁一人,九十给二人,百岁三人。”唐代还有“精神养老”一说,就是奉养父母时要和颜悦色,不能让老人不开心。

——倪方六《中国古代各朝养老制度》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尊老养老的特点。
(2)试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唐朝厚养老者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