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材料   1944年的《巴特勒教育法》是英国20世纪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法令,为现代英国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该法案改革了英国教育系统。政府设置教育部和地方教育当局,教育大臣领导各个地方教育当局,确保整个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教育机会更加公平。将英格兰和威尔士的教育管理机构从315个减至146个,提高了行政效率。

《巴特勒教育法》最重要的规定是普及免费中等教育,此外,用初等、中等和继续教育三个连续的阶段代替以往只有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区分,根据年龄、能力和才能使不同学生进入文法学校、技术学校和现代中学。实际上三种类型的学校不完全均衡,有的地方只形成文法和现代中学的两分法,技术学校数量较少且发展缓慢。学生通过考试制度的选拔,被分往不同类型的中学,各类型中学入学比例存在差异,声望地位也相差甚远,这些使《巴特勒教育法》具有争议。

——摘编自北师大出版社《中外教育简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巴特勒教育法》颁布的背景。
(2)简评《巴特勒教育法》。
2021-11-25更新 | 9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焦作市县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05年,清廷宣布废除科举制。令人惊讶的是,废除这样一种关联无数人切身利益的选官制度,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社会风波,而是能够较平稳的实施。这说明
A.新式学堂激增改变旧式价值观念B.清末新政有效满足民众利益诉求
C.维新思想开始逐渐深入百姓人心D.教育形式内容革新渐成社会共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9372月,在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上,有人对此前国民政府颁布的新盐法是否适合于非常时期提出了疑问。他们认为,鉴于国难日重,且各国经济政策亦多由自由趋向统制,故对新盐法的施行,“尚应妥慎研究,不宜轻于尝试”。他们极力宣扬专卖制度的优点,认为其不仅具有突出的财政收入职能,而且具有优良的经济及社会政策功能。嗣后财政部对于盐政改革问题,转而倾向于实行专卖政策。19421月,国民政府宣布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盐业专卖制度使国民政府获得了大量的财政收入;而作为经济统制的一部分,盐业专卖制度不仅有利于维持战时盐业生产,而且对调剂供销、控制盐价、防止垄断等都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摘编自夏国祥《近代中国盐政改革思想初探》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国民政府实行盐业专卖制度的意义。
2021-11-07更新 | 106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抚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公元前382年,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在楚国实行变法。

“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减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吴起为楚悼王立法,卑减大臣之威重,罢无能,废无用”“禁游客之民,精耕战之士。”“荆所有余者地也,所不足者民也。今君王以所不足益所余,臣不得而为也。”“于是令贵人往,实广虚之地。”“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

——材料摘编自各类典籍


(1)根据材料,指出吴起变法的主要原因和目的。
(2)根据材料,概括吴起变法的主要内容。
2021-11-06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兰州市成功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双基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晚清时期,中国传统的医疗卫生管理日渐颓废。20世纪初,中国新式知识精英积极倡言发展医疗卫生,其中俞廉三在奏设医学堂时指出:“医术一门为人生性命所关,中国医学最精,以向未专立学科,渐致失传。”1905年,民政部成立后,设卫生司,负责医疗卫生,并对医疗卫生建设作了相应的规划并建立了多种新式医院,各地相继创办了一批官办医学校,同时还颁布了《预防时疫清洁规则》《管理饮食物营业规则》等相关的专门法规。在民政部的指导下,各地举办了清洁卫生、学校卫生、防疫等公共卫生事业并倡导进行医学研究。由于整体观念与制度的落后以及受制于人才和财力,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政策只能是中国近代医疗卫生政策的发端,只在一定范围内得到了实施,取得一定成效,促进了中国近代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摘编自李传斌《清末新政时期的医疗卫生政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医疗卫生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新政医疗卫生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唐玄宗即位之初,在姚崇、宋景等贤相的辅佐下,针对当时的弊政,励精图治,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治上:在每年的十月,派按察使到各地巡查民情,纠举违法官吏,严惩不贷。将唐初的地方十道,改成比较固定的行政机构,为了加强对边境的控制,先后在边境地区设置了节度使,节度使的设置是地方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措施。宗教上:为了稳定统治,玄宗下令淘汰僧尼,勒令两成僧尼还俗。玄宗还下令禁建新寺、禁铸佛像和抄写佛经等。税制上:封户的租庸调由政府统一征用,封家在京城或者州治领取,不得向封户强索或放高利贷,减轻了封户的负担。军事上:改寓兵于农的府兵制为雇佣兵制等。

——摘编自徐达为《论唐玄宗的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玄宗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玄宗改革的影响。
2021-10-0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百校联盟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据统计,解放前夕的北平全市有保长338人,甲长9955人。194947日,保甲制度彻底废除,新的街乡人民政府成立,村政权随之建立。5月份,北平城乡基层政权全部建立起来。19498月,京郊472个村建立了农会,109个村建立了农筹会。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北京市先后于195134月和78月在郊区270个行政村召开了村人民代表大会,完成了人民政府的民主选举工作。到1955年京郊312个乡,均已建立党的组织。1956年共有党员10764人,占农业人口的2%。

——摘编自田涛等《新中国成立前后北京市乡村治理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市乡村治理的主要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北京市乡村治理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侵华前,太行地区手工业较发达,各地就地取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如造纸、熬盐、采药、酿造、陶瓷、皮革、丝织、草帽、竹业等,几乎遍布太行区各县。抗战爆发后,日伪严密的经济封锁和残酷的军事扫荡使太行抗日根据地手工业种类减少、规模缩小,无法满足人民生活需求。中共在根据地开始推行互助组、合作社这种新的生产模式,重新整合劳力资源;对有重大发明及创新者提出表扬并予以奖励,举办生产展览会宣传技术创新,将手工业工人、技术人员组队研究技术改进。采用公私联营、开办训练班、奖励劳动英雄的方式以提高群众生产能力和生产积极性。这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手工业发展。

——摘编自岳谦厚、赵智荣《太行抗日根据地的手工业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太行根据地手工业改革的背景。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前越王勾践被困于会稽山上,于是重用范蠡、计然。计然说:“知道会争斗就得有准备,知道会按时使用就要了解物品,此二者清楚了,各种货物的情形均可得以观察而明了。所以岁星在金位(西),五谷丰登;在水位(北),有水灾;在木位(东),有饥荒;在火位(南),有干旱。干旱则预备舟船,水涝时则准备车辆,这是事物的理。六年一次丰收,六年一次干旱,十二年一次大饥荒。出售粮食,每斗二十钱就会危害农民,每斗九十钱就会使商人受损失。商人受损则钱财不流通,农民受损则土地不被开垦。每斗上不超过八十钱,下不少于三十钱,则农民、商人都获利,平价售粮调整物价,通关入市的货物不短缺,是治国的道理。积贮之理,务必储备完备的物品,不要有停滞的货币。以货物相互贸易,不留容易败坏的货物,不可囤积以求高价。议论货物的有余与不足,就知道物价的涨跌。物价上涨到极点就下跌,跌到极点则反弹。价格高时出手要如同抛弃粪土,价格低时购入有如收购珠玉,货币钱财要使它像流水一样周转。”(勾践)治国十年,国家富足,厚赏战士,战士冒飞矢流石进军,如同渴时得饮,终于向强大的吴国报了仇,又在中原阅兵,称号“五霸”。

——译自《史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勾践改革的历史背景,并概括计然的建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勾践改革的影响。
2021-08-29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B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甲午战争后,民族振兴思潮勃然高涨,而“商战不如学战”,因此启蒙主义者将实现民族振兴的希望寄托在语言文字改革上,提出改革方案的卢赣章就是从便于民众学习新知识的角度提倡语言文字改革的。19世纪末期,自经世致用思潮兴盛以来,语言文字工具化的呼声不断高涨,大量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认为“言文一致”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关键,他们着眼于“农夫贩竖”“妇人孺子”,将文字作为学知识、开民智的首要工具。晚清时期,部分学者根据西方文字符号编写《一目了然初阶》《无师自通切音官话字书》等著作,掀起了语言文字切音化改革浪潮,有些著作销量甚至达到数十万册。

——摘编自汪林茂《清末文字改革:民族主义与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语言文字切音化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语言文字切音化改革的历史作用。
2021-08-1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汉中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