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辛丑条约》的签订,无疑是将风雨飘摇中的清朝政府推向内外矛盾危机的边缘.“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想法是开明大臣和民间实业家暗藏于心的救国方略,清政府发谕商议从西方采购器物,确定经济改革制度。1902年,清政府派遣庆亲王之子、贝子载振等人到日本和欧美发达国家学习,对国外商务管理机构进行了实地考察。回国后,载振奏请朝廷筹划并建立了中国商部衙门。商部在1903年10月获得在各省开设矿政调查局的资格,出台了《矿政调查局章程》。1904年,清政府的《商会简明章程》公布于众,在遍及全国的商务贸易区和通商口库,都依据会章程建立商会。1904年,私人投资铁路的行为日益增多,在《铁路简明章程》颁布后,曾有18家民营资本出资兴办铁路,在民办铁路斥资中,共募集六千万元左右股款,是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制度改革中民间资本发展的一个巅峰。

——摘编自赵丽英《清末民初经济制度改革及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请政府经济制度改革的作用。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顺治元年(1644年)定“开垦荒地条例”,规定凡州县卫所荒地给流民及官兵屯种,有主者令原主开垦,3年起科。在顺治六年(1649年),又规定;“无主荒田,州县官给印信执照,开垦耕种,永准为业,耕至6年之后,有司官亲察成熟田数,抚按勘实,凑请幸旨,方议征收钱粮。其六年以前,不许开,不许分好敛派差徭。”即凡垦荒者,垦田归己所有,6年之内不征赋差徭。顺治十四年(1657年),又颁布了垦荒的劝惩条例,内容为:“督、抚官员,1年内主持开垦2000顷以上者,纪录;6000顷以上者发给印照,定为永业。”同时还规定:“若开垦不实,及开过复荒,新旧官员,俱分别治罪。”

——摘编自《清初的土地政策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概括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顺治帝时鼓励垦荒政策的作用。
2019-03-14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市级联考】江西省吉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军初入关,连年战乱留下满目疮痍,地荒人亡,赋税无征。顺治三年(1646年),摄政王多尔襄渝户部曰:“国计民生首重财赋,明季私征滥派,民不聊生。”清前期的赋税制度,基本上承继了明代的“一条鞭法”。朝廷几度刊行修订《赋役全书》,明确章法条令,采取有效办法催促课税,制止乱行摊派。建立了一套张榜公布税收标准、百姓纳粮自行概量、官更共同监督税银税粮入库和解送国库等措施。到雍正元年,开始在全国推行“摊丁入亩”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初赋税制度改革的意义。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4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初,《田令》载:“应收授之田,每年起十月一日,里正预校勘造薄,县令总集应退应受之人,对共给授。”据《唐律疏议户婚》载:“卖口分田者”,“占田过限者”,“盗耕种公私田者”“妄认公私田者”,“在官侵夺私田者”,均处以轻重不同的笞刑、杖刑。唐律令规定:“若一户之内,尽脱漏不附籍者,所由家长合徒三年”;“里正不觉脱漏增减者”,“州县不觉脱漏增减者”,要依据脱掉家户漏掉人口的多少,处以相应的答刑、杖刑和徒刑;“里正及官司,妄脱漏增减以出入课役”要处以徒刑;“相冒合户者,徒二年”;


“于法应别立户而不听别,应合户而不听合者,主司杖一百”。

—据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在土地和户籍管理上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土地和户籍管理措施的作用。

2018-10-16更新 | 131次组卷 | 5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邢台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百日维新失败后的梁启超在日本流亡期间,广泛阅读了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的译著。他接受了民族主义、自由、平等的概念。他对中国衰弱的诊断表明,中国人个人的忠诚对象是统治者,而不是中华民族;儒家学者谈论天下一统,没有优先有效地重点强调中华民族的重要性;专制和独裁是腐败和中国衰弱的根源所在。他相信当时的中国还没有为一个真正民主和代议制的政府做好准备,反而认为君主立宪制作为一个急需的目标更为有效。他的书被青年学生抢购。但是,孙中山等激进入士认为中国有必要推翻满族王朝并建立共和国。1905年慈禧太后同意进行立宪,1906年11月下令将六部扩大为十一部;1907年8月把汉族总督张之洞和袁世凯调到北京担任军机大臣;1908年8月27日发布“宪法大纲”,规定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属于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皇帝,1911年5月组织“皇族内阁”,十三个任命者中有五个是皇亲国戚,有八个满人和一个蒙古旗人,但只有四个汉人。
——根据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整理
(1)根据材料,分析梁启超主张中国实施“立宪”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立宪运动”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6 .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布什政府上任3个月以来 ,在朝鲜半岛、中东以及建立国家导弹防御体系等诸多国际问题上态度趋于强硬,“单边主义”倾向明显。在对待恐怖主义和谋求核武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不友好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打击政策,在全球地缘战略格局上以更具进攻性的军事部署为基础,采用强硬和保守的态度追求美国的国家利益。
奥巴马认为,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已经使它在国际上丧失了人心,这使得美国难以承担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因此美国必须放弃这些做法,改变自己的形象,重新恢复其在国际上的领导地位。具体的改变就是:在对联合国等国际组织进行改革的前提下,更多地在国际组织的框架下行动;更多地与美国的欧洲和日本盟国协调立场、密切合作,而不是一意孤行;把北约作为是美国推行其外交政策、同恐怖主义和其他全球性问题作斗争的最可靠的国际组织;改变以往布什政府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忽视,同其他国家合作来应对这一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共同问题。
——《人民日报》
(1)根据材料概括布什政府的外交政策。
(2)根据材料概括奥巴马政府与布什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异同点。
材料分析题 | 容易(0.94) |
7 . 材料一(新加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人民行动党长期以来形成的赖以治国的威权模式面临挑战,这一挑战促使新加坡政治民主进程得到较大幅度的推进。人民行动党在选择回应政治民主化挑战的路径时呈现出明显的自然性与主动性特征,即人民行动党主动地、自觉地主导了政治民主化进程。新加坡的政治民主化进程完全操纵在人民行动党手中,但要完成政治转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摘自孙景峰《世界民主浪潮下的新加坡威权体制》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新加坡政治现代化的现状。
材料二:新加坡是一个建国以来一直由人民行动党一党执政的国家。李光耀一直以新加坡是一个国土狭小、资源贫乏的小国,不能出现多党纷争政治,否则将难以生存这样的话来警告国人,新加坡在人民行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摘编自蔡定剑《向新加坡学什么?》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实现国家经济现代化而采取的措施。
2010-08-06更新 | 2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四川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摸底考试历史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