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承天太后(953—1009年),名萧绰,辽景宗皇后,辽圣宗生母,自保宁元年景宗即位至圣宗统和二十七年,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多次击败试图夺位的宗室贵族,化解政权交接的危机。她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承天太后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深层次上,辽与中原已十分接近。承天太后多次遣使诸道劝农,视禾稼,禁止诸军官非时畋猎妨农,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辽历代皇帝都有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划定双方边界,辽宋结束了军事对峙状态,开展互市贸易,和平友好交往,辽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推进政权汉化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辽承天太后在历史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颜元,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初步认识到正常的逐利行为对社会发展有积极作用,在世人多高唱“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时代,他公然断言“圣贤之欲富贵,与凡民同”,鼓励人们努力致富。但是,他又提出了两个原则,首先是致富和用富都不能违背仁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其次要善于用富,不能做守财奴。由此,颇元在义利关系上,主张又利并重,道功兼收。他举《尚书》《易》等经典为主论的根据,在当时非儒不可崇的时代,实在难能可贵.在义利关系上,他始终践履着自己的准则,如当取利和事业冲突时,他能舍利益而重事业。颜元不仅自己洁身自好,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学生与后代也要恪守正确的义利观。总之,颜元是宋明以来在认识和处理义利关系方面最出色的学者。

——摘编自陈山榜《颜元义利观及其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概括颜元义利观的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颜元的义利观。
2019-12-05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民改运动中,上海私营工厂存在已久的“拿摩遏制度”被正式废止,而“拿摩温(专事监督工人)”本人在检讨之后大部分成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的普通工人,少数技术出众、舆论甚佳的也还是有机会被选举为生产小组长的。应该说,民改工作组取得的以上工作进展与厂内“积极分子”的活动是分不开的。这里的“积极分子”,并不限于我们今天所谓的入党积极分子,只是在理论上,都可谓之拥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涌现出的“积极分子”,通常就是一些自愿或经劝说后能够较好地完成上级指派任务的活跃分子,如前面提到的“典型苦主”等,他们中有的早在“镇反”、“五反”运动中便已崭露头角,此时又成为民改工作组搜集厂中各种人事材料的得力助手。

——《1952年上海私营工厂的民主改革运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政治、经济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私营工厂民主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