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初实行世兵制,军士编制在卫所中,军官一般15岁可以袭职.60岁退段,其主要任务有二:一是宁卫地方,一是屯田生产。守卫地方城池的称守军,进行屯田生产的称屯军。屯军以屯田生产的收获供给自己也供给守军,整个军队基本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武装集团。因此朱元璋说:“吾养兵百万,要不费百姓一粒来。”但正统年间(明建国70年后)世兵制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明延不得不实行募兵。募兵完全是战斗部队,薪饷来源于国家财政,是名符其实的国家常备军。但实行募兵制能否建立一支精锐的部队关键在于募兵之人和领兵之人。嘉靖年间,在东南沿海谭纶和戚继光都亲自募兵,募后严加训练,所以都成了精兵,尤以戚继光的“戚家军”更为有名。而明末往往不是将领亲自募兵,募兵一人,领兵为另一人,募时不加挑选,募后不加训练,逃跑不加追究,所以这时募兵组成的军队同卫所军一样不能打仗。

——摘编自范中义《论明朝军制的演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世兵制的特点,并分析其衰落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世兵制相比,募兵制发生的变化,并对募兵制进行评析。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1895年,康有为在“公车上书”中提出,“欲强国必须强民,欲强民必须强体”、“惟其以尚武之精神”,加强军队将士身体锻炼。1902年,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提出遵循“仿洋改制”,“德、智、体”三育并重,主张清政府派遣留学生学习西方体育,将体育普及于全体国民、服务于全体国民,积极倡导妇女不缠足运动,加强女子体育从而实现中国“人种”的改良。

——摘编自《康有为体育思想考析》

材料二   苏区到处都在进行体育比赛,发展红色体育运动……陕甘宁边区通过实行三三制、精兵简政、土地改革、大生产运动和经济文化建设进行根据地建设……延安军民自力更生办体育,一方面结合军事训练开展射击、制杀、投掷、越障碍、跑步等活动,另一方面开展各种球类、体操等体育项目,把适当的生产运动体育化,把大众习作的东两体育化。1942年李富春在《新华日报》上指出:每个人都要有能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要经常的进行……120师“战斗队”、抗大总校、“八办”等曾多次与国民党军队共同开展体育活动。

——摘编自《延安体育之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有为的体育主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陕甘宁边区体育运动的性质并说明盛行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仿照以上问题,补充设计一个思考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格拉古兄弟改革前,罗马土地集中和农民破产已造成严重社会后果,失地农民迫切要求重新获得土地,贵族中一些有识之士鉴于农民破产有损兵源和安定,也在筹划复兴小农的土地改革方案。格拉古兄弟出身名门望族,从小受到良好教育,循着罗马贵族的仕途先后担任神职和军职,在人民中颇有成望。公元前133年,在罗乌平民和贵族改革派的支持和拥护下,提比略·格拉古就任保民官,随即提出土地改革法案。法案规定,每户家长占有公有地限于500犹格,每户占地总数不得通过1000犹格,超限土地收归国家分给无地农民。提比略·格拉古的法案后遭到元老贵族极力反对,后来提比略·格拉古及其拥护者300余人被反对派杀害。公元前133年和公元前132年,提比略·格拉古之弟盖约连任两届保民官。任职之初,盖约提出法案禁止被人民罢免的高级官员和保民官再次任职,规定非经人民审理不得判处公民死刑,随即恢复提比略·格拉古土地改革法案。为了防止灾荒他实行了粮食法,由国家购进粮食,低价卖给农民。盖约还推行筑路法以改善交通并解决无业平民就业问题。还推行军事法、行省包税制。盖约改革遭到反对派极力反对,公元前122.盖约其拥护者3000余人惨遭杀害。在古罗马处于城邦危机时期.小农分化和破产已成历史趋势的条件下,格拉古兄弟改革难以成功,但改革缓和了土地集中进程,改善了部分平民生活条件,沉重打击了元老贵族势力,改进了国家行政和司法管理机能,这些都具有明显进步性。

——摘编自吴于廑《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格拉古兄弟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格拉古兄弟改革的主要措施并予以简要评析。
2021-12-26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皖南八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乡村振兴目前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早在近代时期,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就曾在部分地区开展过乡村建设的有益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7世纪前期,清末新政、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国民大革命等运动先后失败……西方工业化所带来的环境破坏、人成为机器的附庸、残酷的战争等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反思。一批知识分子将目光转向农村,想通过乡村建设达到改造中国的目的。19311937年,梁漱溟在山东邹平地区开展乡村建设运动,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支持。他以其对中国传统社会“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独特认识,借鉴西方近代化中团体组织、科学技术的优长,提出了一整套社会改造的构想,涉及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领域。其中"改造旧文化,创造新文化”和建设乡农学校,是他乡村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实践载体,这与他将近代中国和农村衰败的根源归结为“文化失调”有关。除此之外,他也重视知识分子与乡贤在组织、领导和参与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崇尚贤智”成为乡农学校运作的基本原则。梁漱溟主持的这次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来说收效甚微,在日本全面侵华的冲击下戛然而止。

——摘编自《文化失调、组织再造与乡村建设》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要求:表述成文、逻辑严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1-05-29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1届高三5月自主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宇文泰掌握西魏政权后,力行改革,大统七年,颁布“先治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的“六条诏书”,率先开始了政治革新。针对前朝“狄官勒讯之理,未尽矜怒,拷掠之苦每岁切酷”的弊端,要求“治狱之官,精心悉宽,推究事源,不苛不暴,有疑则从轻,未审不妄罚"。大统十三年,字文泰诏令:“自今应宫刑者,直没官,勿刑”。东汉以来,选官唯重门第资历,提出:”今之选举者,当不限资防,唯在得人。德才兼备,自可起厮养而为卿相。”同时,十分重视史治,广陵王元欣的外甥仗势凶横,侵凌百姓,柳庆不畏权贵,囚而杀之。面对当时汉族视少数民族政权为僭伪的情况,宇文泰命苏绰、卢辩仿《周礼》建六官,而内外众职仍取汉魏之法,地方亦行郡县制不变,并撰次朝仪,车服器用,多遵古礼。

——摘自施光明《宇文泰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西魏宇文泰政治改革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魏宇文泰政治改革的主要影响。
2021-05-11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之初,面对财政窘况,开始以国地收支划分为突破口,进行分税制改革。1927年颁布《划分国家收入地方收入暂行标准素案》和《划分国家支出地方支出暂行标准案》,将财政制度划分为中央与地方两级体制,地方财政以省为主体,省控制着全部地方税源;县附属于省,没有独立的税收收入。另外,国地税源的划分采取税目独立主义,以区别于民国初年实施的税目附加主义,以此避免国地之间的纠纷,但在推行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各省“不能遵重法令一致奉行”。1928年通过《划分国家收支地方收支标准案》,在一定程度上解了国地财政矛盾,但仍将大部分税源划归中央,省控制着全部地方税。县级财政为维持自身开支和举措上级委办事宜,通过附加、杂课、掉派等方式筹款,造成百姓负担加重,民怨沸腾。

——摘编自马金华、邢红英《民国时期的分税制改革评析及启示》等


(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分税制改革的内容。
(2)根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分税制改革的影响。
2021-05-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唐武宗针对唐后期复杂的形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改革。唐武宗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为相,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武宗虽为宦官所拥立,但后来采取措施收归宦官仇士良所掌握的禁军权,并下诏禁止宦官插手干预外廷政事。武宗怀柔河朔三镇,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842年,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844年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因武宗年号“会昌”,这一时期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摘编自王洪明《唐武宗与会昌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武宗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武宗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西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学说成了我国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地主阶级以此作为维系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宇文泰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在革新政治的同时,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恒以反风俗,复古始为心"的革新运动。魏丞相泰于行台置学,取丞郎,府佐德行明敏者充学生,悉令旦治公务,晚就讲习,学习儒家经典。还在京师设立国子学,以儒宗学府,为当世所推的卢诞为国子祭酒,讲学授经;又"置学东馆,教诸将子弟";为了广泛宣扬儒学,字文泰组织儒家学者对经籍进行整理、注疏。如樊深撰有《孝经》《丧服问疑》各一卷、《七经略同说》三卷,乐逊著有《孝经X论语X毛诗》左氏春秩序论》十余篇,"自西迁以来,礼乐散逸,丞相泰令左仆射周惠达、史部郎中北海唐瑾损益旧章,至是稍备"。随后,又组织深通儒家礼仪规范的学者多次修订。"晋氏以来,文章竞为浮华,魏丞相泰欲革其弊。"大统十一年(545年),泰命苏掉"作《大语》,宣示群臣,戒心政事,乃命'自今文章皆依此体'"。字文泰此举意在"以正文体浮华之弊",对保持北方固有的朴实文风,不能不说起有积极作用。若就影响而论,更是开唐代古文运动之先声。

——摘编自施光明《字文泰改革评析》


(1)根据材料,概括北魏宇文泰改革在文化领域内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字文泰文化改革措施的重要意义。
2021-01-06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新高考适应性测试(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元明鼎革,社会生产遭受巨大破坏,流民成为明代突出的社会问题。宣德年间,吏部奏请原先设有巡抚侍郎的河南、山东、山西、湖广、浙江、江西各府州县额外增设抚民官和佐贰一员,以辅助各级官吏安置流民,勘实户口,登记钱粮。正统年间边患日益加深,流民迭起,政府遂强化抚民官的权力,招抚流民垦荒置业,恢复生产。流民浪潮暂时平息后,朝廷下诏称“抚民官于民无益有损”“悉令回还吏部”。土木之变后,大量中原流民南逃,流民起义席卷四省。明廷重兵平定后认为“虏寇不过边境之患。流民则为心腹之疾”,遂将抚民官的设置区域由北方五省逐渐转移到荆襄地区,并进一步扩展到沿海沿边和边疆民族地区。万历后期至明亡之前,明廷派遣总督、巡抚执掌地方,基本取代抚民官的角色。

——摘编自朱绍祖《明代抚民官的设置及其兴废原因考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流民问题的成因及抚民官设置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明代抚民官设置现象。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辽景宗耶律贤、睿智皇后萧绰和圣宗耶律隆绪,承穆宗暴政之后,统治集团人心不稳,宋朝威胁南部边防。承天太后先后以皇后和太后的身份执掌朝政40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重视人才的选拔,不但信任宗室、外戚和契丹诸部有才能的贵族,而且重视任用汉官,逐渐将科举取士作为选官方式之一。参考宋朝制度,确立了官员考核办法,奖励清勤自持者,惩治贪酷和阿顺迎合行为。多次更定法令,摒除不利于封建统治的旧制,增加维护封建秩序的内容,不断完善诉讼制度,健全司法和行政机构。多次以诏旨倡导忠、孝、节、义等封建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改变游牧民族中贵壮贱老、别籍异居、收母执嫂的传统。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制定和推行了一些保护农田、奖励垦荒和减轻赋役负担的政策和措施。辽历代皇帝都意夺取黄河以北之地,北宋亦想收回燕云之地,承天太后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立了兄弟之国的政治关系,开展互市贸易,辽朝逐渐进入了全盛时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承天太后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辽承天太后改革的历史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