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朝安史之乱后,国势日衰,社会矛盾尖锐。唐武宗针对唐后期复杂的形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整顿改革。唐武宗信任和重用李德裕为相,整顿吏治,裁汰冗员。武宗虽为宦官所拥立,但后来采取措施收归宦官仇士良所掌握的禁军权,并下诏禁止宦官插手干预外廷政事。武宗怀柔河朔三镇,平定了河东地区泽潞镇节度使刘稹的叛乱。842年,武宗下令凡违反佛教戒律的僧侣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很多寺院被拆毁,大量的僧侣被强迫还俗。844年武宗降旨“不许供养佛牙”。因武宗年号“会昌”,这一时期唐朝一度出现中兴局面,史称“会昌中兴”。

——摘编自王洪明《唐武宗与会昌政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武宗改革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唐武宗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宪宗即位后,由于两税法取得明显成效,中央财政状况有所好转.从而使扩大和强化中央禁军成为可能。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宪宗决心“以法度制裁藩镇”。作为唐朝后期饭有作为的皇帝,宪宗选拔的宰相如武元衡、李吉甫、李绛、裴度等人都有所建树。鉴于德宗四面出击方针的失败,宪宗改变削藩策略,先弱后强,各个击破,孤立元凶。同时,选择易于攻取、基础薄弱的西川、浙西节度使开刀,然后使“五十年不沾皇化”的魏博镇表示归顺朝廷,接着,集中全力对付强大的淮西节度使。由于裴度和名将李愬的运筹帷幄,使中央与淮西节度使的大决战取得最后胜利。平定淮西,引起强烈震动,诸镇纷纷献地献质表示归顺,一时朝廷鼎盛,形成了“元和中兴”(806—820年)的局面。

《资治通鉴》称:“自广德以来,垂六十年,藩镇跋扈河南、北三十余州,自除官吏,不供贡赋,至是尽遵朝廷约束。”无怪乎后人要称颂宪宗“自古中兴之主无人及之”了。

——摘编自樊树志著《国史概要》


(1)根据材料,概括唐宪宗时“元和中兴”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唐宪宗解决藩镇割据问题的做法加以简要评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