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材料   明中叶,江南重赋,租税积欠。宣德五年(1430年),周忱出任江南巡抚,在应天府,针对“游荡失业者十室九空”给赋役编审带来的困难,将基准由人丁向丁田过渡。推行“里甲银”制度,把按户编派的里甲支费,摊入田粮,折成银两征收。在苏松,他创立“平米法”,将正杂二役混编合并。针对“事繁费冗”、里长“赔累不堪”,他通计一县一年应征之役,固定役额;力役折银;缩短应役时间。周忱在任期间,江南“百姓不知有凶荒,朝廷不知有缺乏”。

——据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周忱赋役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知识,简析周忱赋役改革的背景。

2 . 材料   府兵制的创建是西魏宇文泰军制改革的重要内容。西魏大统八年(542),宇文泰以六镇鲜卑人为骨干,收编关陇豪强的乡兵部曲,逐渐建立起一套府兵制度。此后,征兵对象扩大为所有均田户,汉族士兵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府兵制共设八柱国为长官,以下分设十二大将军,再下为二十四开府。每个柱国的军队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士兵在农忙时劳作,农闲时练兵。战争结束后,将帅解除兵权,兵各归其府。府兵的管理采取了早期鲜卑部落兵制的形式,军官皆恢复或赐予鲜卑姓,如李虎赐姓大野氏、杨忠赐姓普六茹氏等,军士一律以主将之姓为自己的姓氏,一定程度上照顾了六镇军人的反汉化情绪,也加强了军队内部的凝聚力。府兵制历经北周、隋至唐中期,历时约二百年。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宇文泰府兵制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宇文泰府兵制改革。
2022-03-15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省八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