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人口迁移与文化融合。

近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见下表∶

时期

基本情况

1500-1800年这时期国际移民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国际移民的明显后果是欧洲人在非洲、亚洲尤其是美洲占据了许多地方。
1800-1914年据某社会学家统计,1846-1924年间,欧洲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英国是向外移民最多的国家。19世纪中叶黑人奴隶制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契约劳工制。高二历史试卷第8页(共10页)时期基本情况
1914-196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各个大国对外来移民的排挤和歧视减少了国际移民的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常的经济移民基本停止,但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例如,二战后,因战争期间被德、意、日强行迁移的苦役劳工返回祖国,参战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殖民体系瓦解后,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等等。
1960-2004年人口的跨境移动是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欧洲的向外移民在世界移民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在向外移民中的份额显著增加。从70年代开始.劳工合同迁移的规模逐渐扩大,大批劳工移民到海湾国家,很多移民从亚洲、南美洲迁移到美国和加拿大。到了80年代,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

——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国际移民的特点。
2022-06-02更新 | 10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东西方史学。

材料一 希罗多德所处的希腊时代,只有《荷马史诗》、希西阿德的史诗《田功农时》等几部著作可供参考,希罗多德写历史的原则是∶“至于我个人,则在这全部历史中,我的规则是我不管人们告诉我什么,都把它记录下来。”他在《历史》中表明∶“在这里发表出来的,乃是哈利卡尔那索斯人希罗多德的研究成果,他之所以要把这些研究成果发表出来,是为了保存人类的功业,使之不致由于年深日久而被人们遗忘……特别是为了把他们发生纷争的原因给记载下来。”他运用大量地理学知识描绘希腊、波斯等地特征,并且以理性眼光探究希波战争,试图找出这场战争的产生和结束的原因。

材料二 在浩如烟渺的书面材料中,司马迁所采用的是运用“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的原则,对文献进行考而后信,信而后用。在对人物的评判上,对忠臣良将,司马迁的态度是赞扬肯定的,在写“将相和”时,他描写蔺相如的机智宽容,使读者对蔺相如产生敬仰之情,进而达到劝善的目的。对酷吏乱臣,司马迁详细写下他们的残酷苛刻,对他们的贬斥倾向自然流霉。司马迁创立以写人为中心的纪传体,写屈原,司马迁倾尽全力,因自己的悲剧命运而与屈原产生共鸣,人们往往能在屈原身上看到司马迁的不平之气。

——摘编自雷晓斌《司马迁的《史记》和希罗多德的《历史》的比较研究》

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比较该作者认为希罗多德《历史》和司马迁《史记》写作的不同之处。
2022-06-02更新 | 3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大兴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王子午鼎

1978年在河南南阳出土了七件造型与纹饰完全相同、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青铜鼎,这样的排列形式被称为“列鼎”。上图中的王子午鼎是七件中最大的一件。

王子午鼎从造型到花纹都十分精美,它束腰、鼓腹、立耳外撇,与一般梭角分明或是鼓腹、立耳的中原鼎明显不同,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动感和曲线美,不禁让人联想到“楚王好细腰”的故事。更有特点的是它遍布全身的浮雕、镂雕等精巧的雕饰,堪称工艺繁褥精湛。

七个鼎内均有相同的铭文,这种铭文字体被称作“鸟虫书”,也称“虫书”或“鸟虫篆”。它属于金文里的一种特殊字体,这种字体以鸟形或虫形作为字体的装饰,并不改变字义,是春秋中后期至战国时代盛行于吴、越、楚等南方诸国的字体。八十四字的铭文中记载有:“王子午睪其吉金,自作彝齍鼎。”又云“令尹子庚,跋民之所敬。”铭文大意为:王子午自铸铜鼎,以祭先祖文王,进行盟祀。我施德政于民,因而受到尊重,望子孙后代以此为准则。

《左传·襄公十五年》:“楚公子午为令尹,公子罢戎为右尹。”《春秋·襄公十八年》:“楚公子午帅师伐郑。”根据这些记载和后人的注释可知:王子午,字子庚,是春秋五霸之一楚庄王的儿子,楚共王的兄弟,曾担任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

鼎是最重要的礼器,也体现贵族的权力、身份和地位。关于“列鼎制度”,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1)说明判定1978年河南南阳出土的七件列鼎为春秋时期楚国青铜器的关键证据。
(2)指出王子午列鼎反映了春秋时期楚国哪些历史信息?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