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2-23高三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下图为21世纪初联合国召开的某次重要会议的徽标。下方的人形代表社会公平、中间的曲线代表经济增长、上方的叶子代表环境保护,这三个元素构成一个地球形状。该徽标蕴含的理念是(     
A.社会信息化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B.文化多样性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
C.可持续发展与地球之间的密切关系D.国际合作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
2023-03-20更新 | 123次组卷 | 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关于鸦片战争,有人称之为“第一次中英战争”,有人称之为“通商战争”,也有人称之为“磕头战争”。这说明
A.对历史事实的评价做不到客观公正
B.研究视角的差异造成历史阐释的不同
C.历史研究材料的匮乏带来认知局限
D.历史解释是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臆断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100年的奋斗历程。阅读“近现代主要历史时期年代尺”,回答问题。

概述ABCD四个历史时期最鲜明的特征并综观上述四个历史时期,概括我国1921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4 . 1995年,学者在湖南玉蟾岩遗址发现栽培稻壳,该发现将我国稻作农业的起源从八千多年前推至一万多年前。这一推断主要基于
A.神话传说B.考古材料C.传世文献D.口述史料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唐代有诗云:“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但直到1987年,陕西扶风法门寺出土了十多件精美的秘色瓷,才最终印证了唐代就生产秘色瓷而非五代。以上获取史料的途径有
①史书记载 ②文学作品 ③考古发掘 ④民间传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历史事实是指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对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表述中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波斯帝国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B.汉谟拉比在位时统一了两河流域
C.亚历山大建立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D.字母文字对文化传播产生了巨大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面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一)“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

——出自刘家港天妃宫《通番事迹碑》

(二)“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

——出自《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三)“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

——出自《明书》

(四)“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费亦不赀。”

——出自《明史》

A.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宣扬国威
B.郑和的航海活动造成国库空虚
C.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
D.郑和奉皇帝之命远航海外诸国
材料分析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据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天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据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与英国城市在自治发展上的相同原因及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对二者的走向加以评析。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请从上述品牌的相关信息中提炼出一个关于现代化的启示,并结合所学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1862年京师同文馆初创时,只设有英文馆,学生十人。后又增设法文、俄文、天文、算学等专业。馆内课程既有三千多条的礼仪,也有外国教习讲的万国公法课,宣传强国压迫弱国的逻辑,同时“基督文明”亦在校内被广泛宣扬。由此可知京师同文馆
A.打破经史之学垄断教育的传统
B.突破“师夷长技”的范畴
C.旨在培养具有大国意识的人才
D.是中国外交近代化的产物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