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 道试题
2023·山东·模拟预测
1 . 某学习小组以“今天的世界并不安宁,和平与发展遭遇严重挑战”为主题,找到了关于海湾战争的一些史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海湾战争大事记

1990年
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8月7日美国向海湾地区派出军队
8月31日联合国开始与伊拉克谈判
11月9日美国在海湾地区扩军一倍
1991年
1月16日“沙漠风暴”行动开始
1月17日伊拉克向以色列发射导弹
1月24日多国部队在海湾地区发动地面攻势
4月11日海湾战争交战国实现正式停火

材料二:图片集

——以上均摘编自世纪图志编写组编写的《世纪图志》

(1)材料一对探讨这一主题有何价值?
(2)材料二从怎样的视角拓展了我们对研究主题的认识。
(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进行评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3-10-28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四)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表为学者对“历史解释”的不同观点。

序号观点
(1)

人人都是他自己的历史学家,强调人们对同一历中现象,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不尽相同,千人千语。

——(美)卡尔·贝克《人人都是他白己的历史学家;论历史与政治》

(2)

只有因果性解释可以当做严格意义上的一种解释。因果性解释是历史学家超出简单的事件描述,并且将他的研究与科学规律和理论研究结合起来的基本程序。

——(波兰)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

(3)

每一代就有权按照自己的方式来看待历史和重新解释历史……而且没有一种解释是最后的解释。

——(英)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4)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叶小兵《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历史课程教材改革的新思路》


(1)分别指出上述学者定义“历史解释”的依据。
(2)请用观点4,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民革命中任选一历史事件进行历史解释。(要求:史实充分,解释合理,逻辑严密,分析全面)
2023·山东·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某历史学习小组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初期妇女地位的提高”这一主题时,搜集到以下材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条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权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第二条禁止重婚、纳妾。禁止童养媳。禁止干涉寡妇婚姻自由。禁止任何人藉婚姻关系问题索取财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1950年)

第1章总则第4条        凡年满十八周岁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民族和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和居住期限,均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1953年)

材料二   1952年山西省平顺县西沟村李顺达农林畜牧生产合作社的妇女识字小组在上课

   

材料三   19491956年全民所有制各部门女职工年末人数表单位:万人

年份合计工业建筑业和资源勘探农林、水利、气象运输和邮电商业、饮食业、服务业和物资供销城市公用
事业
科、学文教卫生金融
保险
机关
团体
194960.032.50.10.11.05.1
13.40.57.3
1952184.893.11.10.53.216.80.241.64.124.2
1953213.2105.93.01.04.019.90.546.04.928.0
1954243.5114.63.62.05.529.10.453.95.628.8
1955247.3110.34.12.46.531.30.855.15.331.5
1956326.6129.89.04.67.068.21.767.15.633.6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妇女研究所、陕西省妇女联合会研究室《中国妇女统计资料》

(1)材料一对我们研究的主题有何重要价值?
(2)材料二、三作为研究主题的证据,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
(3)考量新中国初期妇女地位的变化,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3-10-28更新 | 5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一)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小美在历史学习中发现,严复、陈寅恪、钱穆等著名学者都曾评价,当今社会的很多现象大都为宋人所造。小美尝试考证当下都市生活习以为常的“饿了么”“美团”等外卖服务是否在宋朝也有流行,据此,搜集到以下史料

材料一

材料二

朝代作者著作节选内容
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笔记体散记文)处处拥门,各有茶坊酒店、勾肆饮食,市井经纪之家,往往只于市店旋买饮食,不置家蔬。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
(笔记体)
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处处各有茶坊、酒肆……下饭鱼肉等铺。盖经纪市井之家往往多于店舍,旋买见成饮食,此为快便耳。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
(笔记体)
孝宗皇帝孟享(宗庙祭礼)回,就观灯买市……宣押市食(宣召内侍点外卖吃食)……如李婆婆羹,南瓦子张家圆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小美搜集的不同类型史料的价值。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外卖服务早在宋朝也有流行”是否可信。
2023-06-21更新 | 7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高考适应考(二)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假如康熙皇帝是在慈禧太后死后继承帝位的,他的命运与溥仪大概不会两样;但如果让溥仪成为顺治皇帝的继承人,清朝的历史肯定也会与现在的不同。这主要反映出(       
A.历史进程是由英雄人物引领的B.时代和个人素质共同影响历史进程
C.皇帝是影响历史进程的关键因素D.历史发展是偶然性和必然性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英国马戛尔尼使团出访中国后,中国在西方的视野里成为一个愚昧落后、保守顽固的形象。然而自1920年起,一些英国文学家、哲学思想家踏上中国土地,掀起新一轮中国热。思想家罗素认为中国文化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西方发达国家。“中国形象”的变化缘于(     
A.西方文化的自我审视和反思B.国际关系格局根本变化
C.中国文化自身的先进和优越D.中西方国际地位的互换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资料①

1849年曼彻斯特市布里奇沃特街区图


   

资料②   以棉纺工业中心的曼彻斯特为例,18世纪80年代,第一家蒸汽动力的棉纺厂在曼彻斯特建立,1794年时为3家,而到1821年时多达66家。1853年时,曼彻斯特的棉纺厂数为108家,达到了顶峰。除了厂房,城市中还有其他大量生产性建筑。

资料③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这样描写曼彻斯特:“只要哪里还空得下一个角落,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哪里还有一个多余的出口,他们就在哪里盖起房子来把它堵住……东一排西一排的房屋或连成一片迷阵式街道,像一些小村庄一样,乱七八糟地散布在寸草不生的光秃秃的粘土地上。”

资料④   与农村人口平均寿命50岁左右相比,工业城市工人的平均寿命只有30多岁;瘟疫猖獗,疾病横行,死亡率高。

资料⑤   1848年起,英国政府着手解决工业发展给城市带来的“城市病”问题。18481875年是城市规划改造的第一阶段,对已有街道和建筑物进行改善。1875年以后为第二阶段,主要清理贫民窟地区以及其他结构不当的建筑群。

资料⑥   经过19世纪工业城市改造工程,现代都市整洁卫生舒适的物质环境初露端倪,居民的工作、居住和生活条件大为改观。

——据梁远《近代英国工业城市规划演进研究(18481940)》等


(1)如果以“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为题撰写一篇研究论文,请列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提纲并说明其研究价值。
(2)根据研究主题对以上资料进行分组,并说明各组资料的史料价值。
(3)假如论证19世纪英国工业城市环境改造的必要性,还需要搜集哪些方面的资料。
2023-05-24更新 | 28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古时起,中国人便对埃及文明抱有浓厚的兴趣。《永乐大典》等古籍便有对古代埃及的相关介绍,但这些记载几乎都是由番外使节或商人转述而来的。19世纪中期,王韬等人以及清政府派往欧洲各国的使臣们成为埃及访古的首批中国人,他们中的很多人热衷于收藏埃及文物,如朝廷重臣、金石学家端方就曾收购了不少埃及铭刻,这些铭刻中的一部分至今还保存在中国。由于缺乏专业知识,近代早期国人对于古代埃及文明抱有的是一种盲目猎奇的心理。

19世纪末以来,伴随着最新考古成果的传入,作为历史新兴分支学科的埃及学以及相关知识也被大量报纸杂志所刊载。……20世纪20—40年代,中国知识界掀起了反思埃及历史的高潮。当时的报刊有大量关于埃及反帝斗争和独立运动的报道,如1936年的《知识半月刊》就刊登了《怒吼吧,埃及!怒吼吧,中国!》的文章。穿越时空的阻隔,中国与埃及终于在近代纷乱与动荡的历史舞台上相遇了。

——摘编自张赫名《穿越时空的相遇——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评析近代中国人对埃及的认知与研究。
2023-05-2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叶扁舟起家的叶澄衷叶澄衷(18401899),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11岁时,迫于生活压力被母亲送至邻近油坊做帮工,受尽欺凌辱骂,坚持3年后离开油坊。

1853年,14岁的叶澄衷身无分文地闯入上海滩,先在法租界的一家杂货铺当学徒。17岁时,叶澄衷决心离开杂货铺独自经营。起初他驾着一叶扁舟在黄浦江上漂泊叫卖,还经常以食品和杂货,到外国商船上换回一些船用五金工具和零件,然后设摊售卖。

1862年,叶澄衷在虹口美租界开设了近代上海第一家五金行号“老顺记”。由于注重信誉,得到外商信任,业务不断扩大。1870年以后,他陆续在上海开设若干新商号,经营范围扩大到五金、煤油、机器、钢铁、洋烛、罐头食品等。

随着实力增强,叶澄衷开始从上海走向全国,先后在汉口、九江、天津、烟台等商埠开设“老顺记”分号。他还不断开拓新的投资领域,1890年开始陆续创办火柴厂、纱厂、地产公司、钱庄、船舶运输公司等。经过几十年的艰辛努力与奋斗,叶澄衷成为实力雄厚的宁波帮首富,是当时上海商界的顶尖富豪,人称“五金大王”。

叶澄衷经商致富后,热心于赈济救贫和发展教育事业。每遇灾荒,他都踊跃输财劝赈;还在上海设立怀德堂,赡养故友及同业中无所依靠的家属;建“义庄”“忠孝堂”,周济族内的贫困者;创办牛痘局施药救贫;设义塾教育同族子弟;捐出土地、白银,用于创办“蒙学堂”。

——据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提取树料信息,对叶澄衷为代表的近代中国商贾和企业家的奋斗品质加以阐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如表是关于明清海禁政策的不同记述。据此可知(        
内容出处
清朝继承并发展了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顺治年间颁布“海禁令”,反颁布“迁海令”。明王朝的“海禁”政策,一直延续到清代鸦片战争之前。人民版必修二历史教科书
中国清代前期实行“闭关自守”或“闭关锁国”政策的观点,源于当时试图向中国推销其商品(特别是鸦片)的英国商人。马克思接受了这一观点。百度百科
1684年康熙皇帝诏告天下曰:“今海内一统,寰宇宁谧,满汉人民相同一体,令出洋贸易,以彰富庶之治,得皆开海贸易”。1787年《皇朝文献通考》
A.中西方对海禁政策的认识不同B.明清厉行海禁维护小农经济
C.海禁政策实施状况需全面论证D.西方操作导致海禁观点盛行
2023-05-17更新 | 200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四县2023届高三5月模拟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