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研究指出,中国近代化的模式主要存在三种:①冲击——反应模式,其主要观点为中国社会存在巨大惰性,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动力;②侵略——革命模式,其主要观点是由于受到西方列强侵略,激起中国人民反抗;③“早期启蒙”模式,其主要观点是认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和其有近代人文主义性质的启蒙思潮发生和发展,引发近代化的方式。


运用中国近代思想史的相关史实,对上述模式进行探讨(说明:就其中一个模式进行论证,也可以对模式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模式,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
2020-01-21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大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编写于不同时期的《西学书目表》与《译书经眼录》是收录介绍近代西方译著的重要书籍。
书籍所收录书目出版时间外国学者译著中外学者合译中国学者译著
《西学书目表》甲午战争以前139部123部38部
《译书经眼录》20世纪初年35部33部415部

据表可知
A.政治运动推动知识分子转型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广泛
C.西学传播的片面性和被动性
D.国人逐渐接受西方文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陈旭麓先生认为,(近代中国)复杂的社会环境及历史条件决定了革命与改良在互相对立中又互相联结,在不同一性中具有同一性。“同一性”,体现在
A.变革道路
B.变革方式
C.领导阶层
D.发展实业
2019-03-05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月考(六)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义和团事件,对外使中国在被奴役的附属国的道路上继续沉沦,对内则举目皆是国破家亡的图景。……必须清醒地看到,在社会领域,只有引发制度变革的进步行动,才称得上真正的革命。”他的这一观点立足于
A.革命史观
B.唯物史观
C.社会史观
D.近代化史观
2019-06-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兴起过一场乡村建设运动,以中华平民教育会、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金陵大学等为代表的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为实现所谓“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到农村从事以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和移风易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建设实验。他们认为中国农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愚”“穷”“弱”“私”,是西方近代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或崩溃。因此,只需要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进行一点一滴的社会改良。

——摘编自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1983年中央废除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镇政府,确立了“乡政村治”二元基层治理体制新模式,建立了村民自治制度;逐步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鼓励农民面向市场,发展商品经济。进入21世纪,国家加大了对“三农”的扶持力度,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等制度,开创了直接补贴农民的先河。2006年,中国农村结束了2600多年“皇粮国税”的历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正向着统筹城乡的方向发展,“全民低保”进入攻坚阶段。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农村改革的意义,并说明取得成效的原因。
2019-12-02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创新实验学校2019年高三(复习部)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世界历史,西方率先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并导致文化从中古形态向近代形态转换。其他地区的近代转型基本上是在西方入侵和作出文明示范的情形下发生的,但又不是全然“外铄”。中国文化在近古时代已积淀若干近代性因子,以故中国文化的近代转型是内外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

——摘编自冯天瑜主编《中国文化史》

结合材料与所学中国近代史的有关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近化中国文化转型的观点。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有西方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是“一具涂着香料、裹着丝绸、写着象形文字的木乃伊,它的内部循环就如同一只冬眠鼠那样”。该学者认为(   
A.中国传统社会是停滞不前的B.中国外表僵化而内部充满活力
C.中国传统社会与埃及相一致D.中华文明悠久灿烂并连续不断
8 . 仔细观察右图,这是一幅政治讽刺漫画。该漫画的主题适合用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19世纪中后期的“洋务运动”
B.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
C.20世纪初清政府的“新政”
D.20世纪初清政府的“立宪”
2010-10-09更新 | 8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长沙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