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演进中,知识分子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们一方面是华夏 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又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根据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政治形势,各国统治者争相招揽人才,这些人 才大多数都来自于士阶层。于是士的社会地位同以前相比更加显赫,奔走出入于各国,成为 各国官僚队伍的后备人才。……随着聚徒讲学风气的盛行,收有门徒的士人往往被尊为“夫 子”,其“率徒讲学,辩其谈说”,声势比一般士人更盛。各国养士之风盛行,最著者如齐国 的稷下学宫,名流荟萃。其他如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魏国信陵君、楚国春中君,食客都达 3000 人以上。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活跃的背景。

材料二   宋代的政治权力,即倚仗儒生士大夫所撑持的一个庞大的文官系统……成为中 国社会的常态。宋代名臣,如三苏(苏洵、苏轼、苏辙)、两宋(宋郊、宋祁)、范仲淹、王 安石、文天祥……都没有显赫家世,凭着文采与知识,在士大夫中脱颖而出。宋代优遇士大 夫,胜于前后列朝。据说,宋太祖留下祖训,不得诛戳士大夫。核对历史,宋代党争虽烈, 失势的官员至多降职贬逐,却没有杀身之祸,甚至身陷罗网也属罕见。……大概由于教育较 为普及、知识传布较为方便之故。宋代知识阶层的社会地位,也较过去更为重要。读书人往


往是以个人的身份,在小区拥有发言权,受乡里尊重。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宋代知识分子地位提高的表现。

材料三   清儒则近似明代人,生活多半都市化,一得进士,在政治上即成骄子,根柢不能像汉人之淳朴笃厚……清政权不断高压,书院讲学精神再难复兴。清代知识分子校勘、训 诂、考订,说是实事求是,但此实事,已不是现实人生中事,而是转向故纸堆中做蠹鱼生活。 换言之,则是脱离了人文中心,仅限在故纸堆中书本上,为学术而学术了。……这一风气,到道咸后,清政权将次崩溃时才变。

——摘编自钱穆《中国知识分子》

材料四   近代知识分子不幸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相交织的时代,从传统文化背景走出来的他们带有深深的传统的烙印。勉力经世的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充当“社会良心”的角色, 忧患意识又促使他们自觉入世,进行人生体验。一代学子从学术理论到个体人格的参与,从 治经到探讨治国之术的递变,都反映了他们忧时匡世之心。我们把包世臣、曾国藩和康有为 作为近代不同阶段上层知识分子的代表。

——摘编自于淑敏《从人名符号看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前清和晚清两个时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特点并指 出晚清知识分子呈现这一特点的原因

材料五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伟大的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而知识分子们也找到了方向。大批知识分子怀揣着建设新中国的理想,从欧美、日本等异国 他乡纷纷回到祖国来。截至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总共有 2500 多名海外专家、学者和留学 人员回国,他们之中的大多数成了科研、教育、国防等事业的骨干力量。知识分子们放弃了 在外国的高薪与舒适的生活,他们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洗刷这个国家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屈辱与失败。

——摘编自李楠等《梦想与责任》


(4)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促成知识分子积极投身祖国建设的因素。
(5)综合上述材料回答,在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今天,知识分子应 该如何担当起历史使命
2020-11-1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民族复兴”是近代百年来中国人的梦想,而中国梦就是民族复兴的梦,是中国人为世界作出贡献的美好愿望和梦想。

材料一 晚清以来,在东西方列强的持续侵略和残酷压迫中,现代“民族”观念逐渐引入。革命党人反对国内民族的压迫,立宪派人士则宣传建立彼此相依的大民族共同体。1917年李大钊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思想,“当以中华民族之复活为绝大之关键”。孙中山在“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中也批评列强“不准弱小民族复兴”的观念。“九一八”事变爆发至整个抗战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经成为中国最为最响亮的政治口号和社会性全民话语之一。

——据黄兴涛等《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复兴”观念之历史考察》等

材料二 “中国梦”是百年来的“现代化”梦想,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许多中国人的个人梦——财富、名誉、地位;二是中华民族的国家和集体之梦——大国梦、强国梦。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梦想,将自己的梦想与中华民族复兴的“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成就自己的梦想。提到“中国梦”,很多人自然而然得想到“美国梦”。美国梦的核心观念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认为美国提供了人人都能成功的机会,成功取决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而不是家世和背景,人人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人人都有信仰的自由。

——据程美东、张学成《当前“中国梦”研究评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华民族复兴”这一观念形成的背景并简述资产阶级追求近代“中国梦”的事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中国梦”与“美国梦”的异同。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子监是唐代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有学习儒家经典分别面向三品、五品、七品以上官僚子弟的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和学习专门技术面向八品以下子弟及庶人的律学、书学、算学。唐代制订了严格的措施管理国子监学员,如规定生徒在学三年,不回家探望父母,学校必须以道德训喻,勉之归觐等。国子监学员所学内容主要有《礼记》《诗经》《周礼》《仪礼》《易经》《尚书》《孝经》《论语》等,与进士、明经科的考试要求基本一致。学校每岁向礼部荐送参加科举考试者,如学业不佳而多年不堪荐送,或荐送后屡年落第,则往往要被学校解退除名。唐代前期,进士及第而享文名者,大多由监生徒出身,主考官在取舍中,也有意偏重生徒。

——摘编自《国子监的源起和发展》等

材料二:下表为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备注:京师大学堂创立于1898年,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唐朝国子监和晚清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特点,并分析其对中国古代社会和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围绕“时代与知识分子”,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该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论题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叙述准确。)
2019-03-01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三台中学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半期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