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梦·探索之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五四运动前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剑与火、血和泪、苦难和抗争、屈辱与奋进的交响曲。在这一历史时期里,一方面,外国资本主义侵略中国,把一个独立的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另一方面,面对外来侵略,中国社会各阶级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都以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为维护国家主权、求得民族独立不断探索和抗争。

——摘编自郭大松《中国通史教程近代卷》

材料二   要赢得人民,就“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给人民以东西”。中国共产党深刻地认识了农民的困境与渴望,坚定地把农民问题作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之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赢得了农民,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摘编自张晓宏《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经验及其现实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是如何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并指出五四运动前,中国社会各阶级进行探索和抗争的重大事件(各举一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了哪些土地政策来调动农民的革命积极性。
2 .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通过一系列侵华战争使国中逐渐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人纵横。

材料二   1898年4月,清总理衙门相继奏请开湖南岳州、福建三都澳、直隶秦皇岛为通商口岸,均获得批准,这是中国第一批自开的商埠。同年8月,清廷又颁布“广开口岸”上谕。

——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迁: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

材料三   与其说条约口岸代表了移植于中国沿海海岸的西方生活方式,还不如说是中国接纳了西方人及其生活方式。是一个具有双重作用的历史存在,是强权政治的产物,又是一个社会窗口。

——费正清《中国沿海的贸易和外交》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通商口岸设立的演变趋势。
(2)根据材料三,指出“条约口岸”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主要作用与表现。
2019-07-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忻州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起始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每逢社会转型时期,政治制度往往会发生根本性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
问题:

材料一   (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材料二   夫近百年来,贯穿于中国历史之一中心问题,为如何求自强以御外侮。此一自强运动,实始于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以后,而甲午一战,则为此初期三十年自强运动失败之总结也

——石泉《甲午战争前后之晚清政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秦朝的主要政治制度。分析说明周秦政治制度的主要差别。
(2)根据该学者的观点,简述中国近代“自强运动”初期的主要表现。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自强运动”的发展出现了怎样的新特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至少两个史实)
2019-03-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