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竹枝词里的北京

1909年,有一个署名“兰陵忧患生”的人写过《京华百二竹枝词》,用咏叹画出了首善之区的社会面面观。

其咏女学生曰:或坐洋车或步行,不施脂粉最文明。衣裳朴素容幽静,程度绝高女学生。

其咏报馆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注:《中央》《大同》均当时报纸名称)

其咏刑场曰:当年弃市任观刑,今日行刑场筑成。新旧两般都有意,一教警众一文明。

其咏银行曰:但于国计民生便,善法何嫌仿外洋。储蓄交通均有益,巍然开设几银行。

其咏纸烟曰:贫富人人抽纸烟,每天至少几铜元。兰花潮味香无比,冷落当年万宝全。

其咏打球房曰:韩家潭里好排场,谁说高楼让外洋。请向报端看广告,北京初创打球房。

其咏前门外陕西巷饭店曰:莱罗中外酒随心,洋式高楼近百寻。门外电灯明似昼,陕西巷深醉琼林。

其咏马路曰:一平马路真如砥,信步行来趣更奢。眼底耳根两清静,从今不见破骡车。

其咏新式衣裳曰:新式衣裳夸有根,极长极窄太难论。洋人着服图灵便,几见缠躬不可蹲。


问题
(1)该竹枝词创作的时代背景如何?
(2)材料所述的竹枝词中,描述了北京哪些方面的变化?
(3)你是如何看待此时“竹枝词里的北京社会”的?
2019-11-06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松江区2016年高三5月质量监控(三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