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城市化进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一种特殊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社会变迁过程。以外力逼迫的开埠通商为契机,城市商业化和工业化的初步发展固然显示了城市化文明和进步的一面,而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农业衰败和工业化的低度发展又突显了城市化过程中传统和落后的另一面。总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城市化走了一条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相去甚远的滞缓痛苦之路,同时也为现代中国城市化垫铺了以之为起点的历史基础。

——摘编自行龙《人口问题与近代社会》

材料二   近代中国部分年份城市人口总数及城市化率年份

年份全国总人口(万人)城市人口(万人)城市化率(%)
18404128127696.7
18434172428256.6
18933367127698.2
19014264541739.8
192044715474210.6
193646962528111.2
194954167576510.6

——摘编自李蓓蓓、徐峰《中国近代城市化率及分期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2)中国近代城市化分可为起步、初步发展、曲折发展三个阶段。请任选其中一阶段,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划分起止时间并说明划分的理由。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先后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此后,在国家主导下的城市住宅建设便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1952年,天津“工人新村”动工,一万二千多间宿舍成了工人的新家:同年,上海“曹阳新村”首期工程完工,两万多个工人家庭住进新房。而在1953~1957年,政府投资在新兴工业城市陆续建成了一大批国营企事业职工住宅,这一时期全国新建住宅面积共近9500万平方米,域镇居民的住房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人均居住面积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差距较大。

——摘编自张旭《60年中国住房变迁》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为了将单位之外的社会个体重新组织起来,便于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民政部于1986年提出要争取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由此提出了社区的概念,随后1991年提出了社区建设的政策构想,并在上海、武汉、北京等地进行社区建设实验。为了从更高层次力推社区建设,在1998年的政府机构改革中,整合成立了民政部基层政权与社区建设司,统筹推进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工作,到90年代末期,基本完成了社区制的建章立制。2001年开始,农村社区进入地方自发试点阶段:2006年……(中共中央)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农村社区建设的概念。

——摘编自李春根!罗家为《从动员到统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基层治理的回顾与前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进行城市住宅建设的条件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区建设的特点。
2022-02-19更新 | 1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莱西市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