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明差异比较与交流借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时期,蒙学教育非常兴盛。明代官办的蒙学教育主要是社学,洪武八年命天下立社学:“但有三五十人家,便请个秀才开学,教军民之家子弟入学读书,不妨他本业,务要成效。”清康熙时正式向全国推广义学:“各省、府、州、县,夸多立义学,延请名师,聚集孤寒生童,励志读书。”无论是社学还是义学,都是本着为天下所有儿童提供同等教育的精神而开办的,但这样的教育理想在现实中总要打些折扣,比如明朝“倡优隶卒之家子弟,不许妄送社学。”这和国家规定的社会歧视政策是一致的……蒙学教育的私学形式是私塾,私塾非常常见,也最有中国传统特色……明清蒙学教育择师标准很严,明太祖曾有明令:“其经断有过之人,不许为师。”官学蒙师大多要经乡民推举或地方官选定,“具书致礼”,正式聘任。私塾中的蒙师也会按照乡里最诚敬的礼节聘请……明清蒙学重视道德教育,表现出深厚的人文意蕴。“蒙以养正”是蒙学最高的教育理念,即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使之逐步趋成于圣人的人格和境界,奠定一生发展的道德与文化基础。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大众教育是19世纪后期的大众社会的产物……到1900年,许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由国家财政支持的小学,为大众提供免费的义务性基础教育。欧洲国家为何要对大众教育承担起这种责任呢?自由主义者相信教育对于个人和社会的进步都是很重要的,保守主义者认为如此可以培养人民遵守社会纪律。……对工业家来说,大众教育培养了满足他们需要的工人。然而大众教育的主要推动力还是政治性的。选举权的扩展需要有受教育程度更高的选民。更重要的是,义务性的大众教育向被教育者灌输爱国主义,使大众国民化,这为更高程度上的国家整合提供了机会。

——摘编自杰克逊·J·斯皮瓦格尔《西方文明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清时期蒙学教育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蒙学教育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后期西欧教育发展呈现出的新趋向,并说明其成因。
(3)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说明教育承担的社会功能。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24日在京胜利闭幕,习近平总书记会中多次强调“中国梦就是人民的幸福梦。”幸福是什么?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幸福进行了不懈的探寻。根据下列表格回答关于幸福观的有关问题。

中国西方
古代1.不断提升美德的过程就是追求幸福的过程。“一箪食,一瓢饮”能够修得高尚品德,这样的苦行值得赞颂。
2.“多子多福”是幸福的显著标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家族“香火”的旺盛是个人幸福的体现。
1.苏格拉底把由理性指导的精神满足当作最高幸福。他提出“知识即美德”。
2.中世纪的欧洲,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幸福来自上帝的恩赐,而物质享受只是世俗的、虚幻的幸福。
近现代近代的中国人,对幸福的理解似乎更多样。有人把国家的富强独立当作终身幸福而奋斗,而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年轻人却认为幸福就是自由、平等地追求自己所渴望的东西,比如婚姻、学业、事业。19世纪的西方,享乐幸福论流行,主张物质需要的满足高于一切。费尔巴哈认为“幸福…只是某一生物…能够无阻碍地满足…关系到它的本质和生存的特殊需要和追求”。


(1)从上述材料看,古代中西方的幸福观有何共同之处?概括中国古代幸福观的突出特点及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分别分析近现代中西方幸福观改变的原因?
2019-08-1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世纪上半期,英国进行宗教改革,与罗马教会决裂,确立了自己的民族教会安立甘教会,国王成了英国教会的最高首领。国王是这块国土上最高的世俗权威和精神权威,国王对教会是王权至尊。王权至尊的背后不仅是政教的一体化,也代表了对国家及国家主权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正是民族国家兴盛所必不可少的。正是在宗教改革的历程中,英国民众开始认为英国不同于并且高于其他欧洲国家,这种民族内部的认同感和相对于其他民族的优越感以后持续增长,到了伊丽莎白时代(1558—1603年)达到了最高峰。学者们一致认为,伊丽莎白时代标志着英国民族国家的兴盛。

——摘编自蔡骐《论英国宗教改革的政治遗产》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者蜂拥而来,士大夫阶层的最初反应与历史上其面对外族进扰的反应并无二致,他们所关注的不是中国主权利益受到损害,而是传统华夷秩序遭到践踏。绝大多数的普通中国民众,用恩格斯的话说则是依然“保持平静,让皇帝的军队去同侵略者作战”。而甲午战争的失败,深深刺痛了中国人因循守旧和麻木的神经,并在事实上直接促成了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甲午战争不仅促成了中国人民族意识的普遍觉醒,更重要的是让当时中国的政治精英同时意识到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极端重要性。

——摘编自孙军《试论甲午战争与近代中国民族意识的觉醒》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宗教改革的特点及其对民族国家兴盛的促进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与英国民族国家意识形成原因的不同之处,并概括“中国民族认识的突变”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国家意识的认识。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康雍乾三朝除了宣扬武功的方略外,还编写字典、韵书、类书及经书的集解,动员了不少当世的学者,从而引导了学术界的方向,形成了一个学术群体——乾嘉学派,顾炎武、戴震、段玉裁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对传统文化原典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整理、考订和诠释,在经史子集等方面,都有不少突破性的成果和总结性的成就。乾嘉学派的许多学者强调“实事求是”的精神,注重具体分析的方法,讲求言必有据、无证不信的态度,为由传统学术研究向近代学术研究转化提供了沟通的桥梁。戴震的《孟子字义疏证》一书,形式上是对《孟子》中的主要名词进行诠释,实际上则是对宋明理学作了深层次的检讨和批判,甚至于“考据”出了“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的道理。但不可否认的是,乾嘉学派内部党同伐异、壁垒森严的门户之见及脱离实际的倾向,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摘编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等

材料二   17世纪中期,伦敦重新成为英国科学活动的主要中心,对科学感兴趣的人数大大增加。1660年,十二位英国科学家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学会。皇家学会标举的工作是“数理实验秩序之学”。这一批学者彼此切磋,推动了学术界发展实证科学。皇家学会第一任会长是天文学家瑞恩,后来担任过会长职务的学者,还有牛顿、赫胥黎、波义耳等人,都是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皇家学会的会籍,须由三位会士推荐,经全体会士投票,始得成为新会士。这一个学术团体集结了学术界的精英,对于西方近代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拱之功。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乾嘉学派出现的历史原因,并概括其学术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指出与中国乾嘉学派相比,英国皇家学会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历史影响。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中国农民家庭手工业开始受到洋纱洋布的冲击,这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846年,包世臣说:“近日洋纺,松江布市,消减大半。”从非产棉区到产棉区,洋纱洋布的市场逐渐扩大。随着自然经济解体,大量失业人口只能涌向本已紧张的土地;失去副业的农民无力支付高额地租,乡村的租佃关系变得异常紧张。部分人口流入城市,推动城市畸形繁荣,但作为消费型城市工业并不发达,其结果是大部分人只能过着寄生虫般的闲人生活,或者沉迷于对权力的追逐;传统士人讲究叶落归根,而在现代大学学到的东西常常是来自西方的知识,当学生毕业回到乡村后无人与他讲话,没有人理解他,他们也就不再回乡。乡村流失的不仅是金钱,更是人才。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以及费孝通《中国士绅》等

材料二   庄园是英国中世纪的基层组织。12世纪,随着工商业经济发展,城市的创建和复兴活动的开展,不少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农奴还经常利用领主法庭国王法庭等进行合法斗争。……英国王室颁布法令明确规定,如果农奴在城里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自由身份。“城市的空气让人自由”,成为当时流行的谚语。但对于大多数村民而言,他们的生计是与耕地、牧场联系在一起的,很难一走了之。13世纪末兴起的货币地租是关键性变革。此后劳役折算为货币,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什么区别。14世纪中叶发生的黑死病,使英国人口大幅减少,越来越多的农奴要求摆脱庄园,发起了抵抗,14世纪末英国农奴制全面崩溃,英国社会逐渐形成一个富裕农民阶层。此后经过宗教改革和圈地运动,英国逐渐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大租佃制的经营模式……英国被誉为“欧洲的粮仓”。

——摘编自侯建新《资本主义起源新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英两国自然经济解体带来的不同影响。
6 . 阅读材料: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到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四   从19世纪中叶起,在文化领域,人为的、地理上的界限逐渐被淡化,世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融合不断加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书籍的内容及其产生的作用。
(3)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叶中西文化交流加速的主要原因。
2019-03-11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新乡市五校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摘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16~18世纪,来自欧洲的大批传教士到达中国,他们把西方的科学知识引进中国,又把中国的典籍翻译、介绍到欧洲。18世纪,巴黎出版了欧洲汉学的三大名著,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中国热”。当中国的园林建筑、茶叶瓷器、书籍戏曲、儒教哲学在欧洲大行其道的时候,来自欧洲的望远镜、水平仪等现代仪器,摆进了康熙皇帝的寝室。
正是在西方借助东方、欧洲借助中国完成对旧制度的现实批判和对新社会的思想启蒙,为欧洲自身的破茧成蝶准备条件的时候,欧洲人对东方的认识,悄然发生变化。肯定、景仰的维度向否定、批判的维度转化,欧洲从马可·波罗时代开始的连续五个世纪对中国的崇拜与美化渐行渐远了。这一认识在19世纪达到顶峰。
——摘编自许平《欧洲人东方认识的拐点》
材料三 古今中西的几大文明,各有特点,但这些特点完全不应成为互相敌视的原因,倒恰好是彼此借鉴的理由。……任何一个文明,不论有多古老,有多特色,也必定含有与其他文明共享的一些价值理念,否认这一点,就无法参与全球精神财富的大循环。
——摘自《南方周末》
(1)根据材料一,读图指出爱琴海古代文明与其他文明的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欧洲人对中国的认识由肯定转向否定的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影响人类文明交流的因素及其启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宋之际,乡村自治组织进一步发展,中央政府愈来愈多地借助他们来稳固统治。唐宋推行的科举考试制造了一个拥有特权却居于乡间的士绅阶层。宋代以后,在大举将地方神明纳入国家祀典的同时,随着识字率的激增和文化的相对普及,中央的秩序、教化逐步延伸到基层。吕大钧首创“吕氏乡约”,后由王守仁发扬光大;朱熹等理学家则开始将宗族制度庶民化。迨至明后期,里甲制度崩坏,就由乡约、保甲承担了村落治安职能。清代的里甲、保甲、乡地、宗族、包税人则承担催征赋税的职能,基层自治功能被明清时期勃兴的宗族等各种社会组织分担。

——蒋楠《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乡村治理》等

材料二   传统英国乡村治理,其实质是以庄园为核心的生产活动的安排问题和庄园内部领主与农民,以及农民内部的社会关系调节问题。贵族阶级通过对国家权力的分割,将部分司法和行政权转移到庄园中,以庄园法庭为载体,有效地维护着贵族的政治、经济地位。……庄园制度对英国社会的历史演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它为英国土地私有产权的形成,农业的资本主义经营和农民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使得英国政治变迁具有精英斗争的特征;庄园制度也衍生出了法治和地方自治的传统。

——朱可心《庄园制传统与英国乡村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从唐宋至明清时期乡村治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传统英国乡村治理的主要做法,并分析其影响。
2018-11-02更新 | 836次组卷 | 2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县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从马拉耘田机问世后,割草机、脱粒机、收割机、小麦播种机等各种机械相继出现。……到19世纪5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收割机1万台。由于存在大片可供开拓的自由土地,西部农业从一开始就走向以家庭农场为主导形式的大农业发展道路,并随着拓疆活动的西移,农场规模渐次扩大。19世纪中叶以后,家庭农场纷纷向资本主义大农场过渡。……曾经是“农业神话”中自豪的社会中坚力量,如今沦落为经济窘迫、受人轻视的边缘人群,农场主们决心行动起来改善自身境遇。他们……在州议会通过并颁布了一些关于制定铁路、农产品储存以及农用升降机最高限价的法律;此外,还在个别州成立了一些“委员会”对以上企业进行管制,这是美国政治中的新概念。

——欧阳惠《“农业神话”与美国平民主义运动的兴起》等

材料二近代中国人口和耕地面积都存在着增长的趋势,新式农具的使用也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可能的保障。但是由于较为封闭的传统观念及缺乏必要的技术保障和其它政策性鼓励和要求,从而导致了这种可能性最终没有完全转化为现实,也使农业现代化的轨道在近代中国偏离了它应有的航向。

——据:李向东《近代中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综合评析》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美、中两国农业发展模式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农业的不同发展模式对美、中两国近代历史进程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民主是西方民主的渊派,其代表堪称古代雅典和罗马的城邦民主制。……这类民主制尚无议会等复杂的机构,作为国家权力的立法、行政、司法的各项职能,还未有相应的机构分别行使。……这种只遵循多数原则而没有少数原则的极端民主化倾向,是直接民主制的明显缺陷。

——应克复《西方民主史》


西方模式的形成可追溯到西方商业革命时期意大利地中海汤岸市场级济的兴起。从那时到20世纪50年代达到成熟,历时约600年。……西方模式就是在这一系列伟大革命和重大历史事件中……构建起来的,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类自觉构建的社会发展模式和主流文化体系。……西方模式的基本要素是市场经济、现代科技、民主政治、法律制度。这四种基本要素在20世纪以前已经基本具备,但直到20世纪才逐步达到完善。

——江畅《构建超越西方棋式的先进社会发展棋式》


(1)根据材料概括西方古代民主的特点。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西方模式”是如何形成的。
材料二   《纽约时报》专栏作家弗里德曼在文章中指出:“当现实有需要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可以修订法律法规、制定新的标准,改进基础设施,促进国家的长期战略发展。这些议题在西方国家的讨论和执行,需要花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弗里德曼的这段文字,从高效角度对中国国家治理模式进行了肯定。
从国家治理层面可将中国棍式内涵概括为“四个统一”:民主与集中有机统一,分与合有机统一,摸着石头过河与顶层设计有机统一,循序渐进与跨越式发展有机统一。

——王义桅《中国模式既发展中国又造福世界》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模式形成的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对中西方发展模式的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