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公平正义、民主平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一部法律《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婚姻和一夫多妻制。由此,《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等主张婚姻自主的故事到处传扬。这表明
A.女权主义运动的蓬勃兴起B.文艺发展推动法律制度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入传播D.法制建设推进社会风尚改良
2020-04-01更新 | 153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广东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2 . 下表是近代中国革命观念的嬗变表
派别革命团体道德标准对路易十六的评价理想政体
早期维新派皇帝仁义仁义之君君民共主制度、三代之制
立宪派皇帝、民众仁义、民权、平等、民族、独立仁义之君君民共主制度、三代之制
革命派民众平等、独立、自由、民权非仁义之君民主共和制

从表中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可以看出
A.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B.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
C.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D.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
2021-05-01更新 | 80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臣民观念渊源于殷周而形成于秦汉时期,在以后的两千多年时间里不断得到发展完善。臣民观念还和王权至上观念相辅相成,维系着封建时代的社会秩序和政治结构。西汉时期,儒者把臣民观念融入“三纲”之中,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伦理价值核心体系。随着封建制度的日臻完善,臣民观念也日渐深入到民众的思想和生活实践当中,在宋明时期形成了“君叫臣死,臣不敢不死;父叫子亡,子不敢不亡”的僵化观念。在这样的价值观念的长期制约、熏陶下,人们逐渐丧失了主体人格,心甘情愿成为奴仆,“四方之众,其义莫不愿为臣妾”,以君主为本位的臣民观念深入骨髓,成为中国古代社会民众所普遍奉行的道德准则。

——摘编自郑大华《中国近代思想脉络中的民族主义》

材料二   19世纪下半叶,随着民族危机日益加剧,封建君主政治也走到了尽头。与这一过程相伴随,西方的思想文化也蜂拥而至。从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来看,先进的有识之士对民主、民权等概念.和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并且运用民主政治的价值标准来批判君主政治,设计理想政治蓝图。他们已经开始从传统的臣民观念中醒转过来,对于公民及权利义务等问题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一些学者明确提出了人生而具有“平等之权利”“不受人卑屈之权利”“不从顺人之权利”等观念。这些认识所使用的概念和价值标准与传统的臣民观念截然不同,意味着一种崭新的公民观念已经冲破传统观念的藩篱,开始向人们的意识中渗入。

——摘编自刘泽华《从臣民意识向公民意识的转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臣民观念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公民意识的内容并简析其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2021-11-12更新 | 60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国家观念是家国同构的伦理论,伦理本位的政治文化是将血缘宗法关系的氏族社会和地缘政治关系的国家体制相融合。大一统的理念成为中华民族的社会心理,使得中国人有着牢固的“大一统”信念,也形成了以皇权为中心的一元化领导核心的统治方式。德法并治思想把德的教化功能和法的强制效果巧妙结合起来,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达成共识的社会治理理念,无论孰轻孰重,皆是不可或缺的治国之道。以儒学为重心的传统文化从家族伦理中推衍出国家政治秩序,在这种孝忠一体、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下,人们孝亲、忠君、爱国,对社会充满责任感,重义务而轻利益。

——摘编自刘静、韩冰《中国传统国家治理理念及其现代价值》等

材料二   西方现代国家观念在启蒙运动时期进一步发展并成熟。洛克认为自然法的主要内容是人们有保护自己生命、自由和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人们制订契约形成国家的根本目的是保护自己的自然权利。同时,被授予权力的统治者也是契约的参加者,也要受契约束缚,如其违约,人们有权反抗,甚至重新订约,另立新的统治者。依据自然法则,伏尔泰提出“人人自由、人人平等”理论。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明确提出国家主权应该永远属于人民。康德提出国家应建立在三个理性原则之上,即每个社会成员作为人都是自由的,作为臣民彼此是平等的,作为公民是独立的。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晚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传统国家观念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国家观念和西方现代国家观念的不同点。
2021-12-01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美国在“权利法案”之后又陆续补充了17条宪法修正案,包括南北战争后生效的废除奴隶制;保障黑人权利的第13条一第15条修正案;1920年生效的美国妇女享有选举权的第19条修正案等。这一变化体现了美国
A.民主法制日益完善B.民主方式多样化
C.民主权力不断扩大D.民主主体全民化
2021-06-11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6 . 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女子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该法律
A.推动了旧式婚俗的彻底变革B.摧毁了买卖婚姻的社会基础
C.促进了民主法治思想的发展D.树立了自由平等的婚姻观念
2021-07-13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7 . 1955年12月1日,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黑人R・帕克斯夫人在公共汽车上拒绝让座给白人,被捕入狱。在青年黑人牧师马丁・路德・金的领导下,全城5万黑人团结一致,罢乘公共汽车达一年之久,终于迫使汽车公司取消种族隔离制。这反映了
A.美国的福利政策很不完善B.二战后美国民权运动的发展
C.美苏对峙导致局势紧张D.美国社会矛盾得到彻底解决
2020-06-23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8 . 历史解说:近代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论在单个国家,还是在全世界,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动荡的而又反复的过程。一开始表现为思想家的构想,而后,政治家借助群众的力量将其细化为若干改造现行政治生活的要求。这说明思想家的构想
A.与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相互影响B.导致民主制度长期反复动荡
C.为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理论武器D.在民主制度实践中起着引领作用
2021-09-24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表是美国历史上被视为杰出英雄的总统们在印第安人问题上留下的最黑暗的一面,它成美国历史上最可耻的污点。这反映出
任数总统黑暗与污点
1华盛顿公开演讲:印第安人和野兽都是极其凶残的动物,两者唯一区别就是形状不同。由于总统支持,士兵开始公开杀戮印第安人,将印第安人人皮剥下来做长靴子。
3杰斐逊1807年,公开讲道:印第安人会因为我们侵占他们的土地而反抗,英勇的白人必将拿起斧头反击过去,他们也许会杀死我们一部分人,但我们会杀死他们全部。
4麦迪逊1814年,亲自签署了法令:白人每上缴一个印第安人头皮,就可得到50到100美元奖金那个时候的50美元可是非常值钱的。
16林肯将屠杀印第安人行动推向高潮,在他号召下,联邦军队经过一千多次围剿,将许多村子中的印第安人屠杀殆尽,处死了38个酋长。

A.总统是国家权力的核心B.美国三权分立形同虚设
C.美国民主平等的局限性D.印第安人生存空间恶劣
2020-07-01更新 | 51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10 . 1912年1月11日,《民立报》以“天下兴亡,匹妇有责”为题发表文章。作者将传统的“匹夫”巧妙地换成“匹妇”,其所要表达的思想应是
A.女性要处于社会主导地位
B.救国必须要依靠女性
C.男女平等的观念
D.男尊女卑的社会状态彻底得以改变
2019-01-28更新 | 69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0练公平正义民主平等-2023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