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864年,普鲁士驻华公使在大沽口扣押丹麦货船并称“此地属万国律例准拿敌船之处”。总理衙门照会:“两国交战,中国是局外国,按照《万国公法》在局外者管辖所及之处,战国捕敌国船只为犯法。”这反映出清政府(     
A.被迫向西方侵略势力妥协B.传统夷夏观念受到冲击
C.注重运用国际法维护主权D.初步建立近代外交体系
2023-01-01更新 | 100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下列史实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对外交往的史实
朝代史实
汉代从合浦那徐闻县出发,可航行到印度南部。
隋朝常骏从南海郡出航到达赤土国。
宋朝恢复唐朝由广州出发经越南到阿拉伯的旧路。

以上史实可用以说明(  )
A.中外海路交往情况B.中华文化影响世界
C.我国推行闭关锁国D.欧亚海陆通道畅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60年5月,周恩来访问亚洲6国,1963年底至1964年初又访问了非洲13国。中国通过“民间往来”发展为“半官方往来”,以改善中日关系。1964年1月,中国与法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成为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据此可知,这一时期中国(     
A.始终保持与各国密切的双边关系B.外交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
C.采取积极策略力图走出外交困境D.开始突破西方外交的封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843年,美国专使顾盛照会两广总督程高采称:“不日进京……约一月之间,兵船满载粮食,即驶往天津白河口而去。”次年,清政府派出钦差与顾盛在澳门望厦村签订《望厦条约》。不久,法国专使拉尊尼也发出类似照会,很快促成中法《黄埔条约》的签署。这反映了此时的清政府(     
A.在鸦片战争中元气大伤B.消极畏战情绪影响恶劣
C.与各国实现了平等交往D.对外奉行投降主义政策
2022-11-28更新 | 20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非一级达标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1954年,中国政府派出体育代表团参加在布达佩斯举办的第十二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期间开启了与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国的体育交流,向部分国家派出了援外体育教练队伍并援建了体育设施。这主要表明(     
A.新中国的外交活动体现出务实特色B.体育是中国进行国际交流的主渠道
C.日本与新中国的关系出现重要转机D.国际体育赛事受到冷战思维的影响
2022-11-13更新 | 75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     

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
比例(%)74.9%2%0.81%2.4%19.8%

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
比例((%)87.5%4.7%1.3%0.8%5.7%

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2-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清朝照会的旧文式例行在“为照会事”前面会冠以“天朝云贵总督”等官衔名目,如“天朝大学士直隶总督部堂一等侯爵琦”。1840年后,琦善把照会中的“天朝”两字取消,仅留官衔,后来此式成为定例。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清政府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清政府变以夏凌夷为夷夏平等
C.宗藩观念初步向近代国家观念转变D.朝贡外交转变为平等条约外交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874年,日本发兵侵略台湾时,总理衙门就日本侵略行为进行责问,特别强调了日本这一行为侵犯了中国的“国权”。总理衙门称:“贵国不向我国声明而径出兵,是侵犯我国权,破坏公法,干涉内政,极度无理。”这反映出清政府(     
A.华夷观念根深蒂固B.不谙近代外交体制
C.国际地位得到提高D.近代国家意识增强
2022-10-02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2023届高三上学期阶段性考试(四)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所示为晚清时期外交使节制度的概况(部分)。据此可知,晚清使节制度的建立(     
时间过程
1866年英国人赫德回欧洲休假,清政府派斌椿代表团随赫德同往
1867年清政府正式派美国人蒲安臣充当“办理各国中外交涉事务大臣”,清政府派礼部郎中孙家谷等为“办理中外交涉事务大臣”
1875年清政府谕旨候补侍郎郭嵩焘出使英国,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驻外使馆,到1894年,清政府向外派使的国家有12个
1876年总理衙门制定了第一个《出使章程》,确定了外交官的驻使年限、权限等
A.严重受制于西方列强的政治干预B.使清政府摆脱了天朝上国传统观念
C.有利于中国观察和了解外部世界D.表明清政府寻求建立平等外交关系
2022-08-26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联考历史试题
10 . 1950年中苏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1954年定期航线达到8条、经营的航线距离近13000公里。在此期间,与中国建交的各国代表团以及有些国家的社会及政治活动家,都利用了该公司的航空运输工具。该民航公司(     
①体现了中苏间的友好关系             ②建立了较完备的全国航空网络布局
③带来了对外建交的新高潮             ④见证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日益增多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