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后期德国知识生产的组织平台及举措

平台

                           

大学

调整原有专业规模和结构,大幅缩减神学、法学等传统学科,创设新的自然

科学、经济学等学科,并成立新型的商业和工业大学。

企业

建立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实验室,加大对新发明和新发现的研究和生产转换。

如拜尔公司的实验室中,化学家卡尔·杜伊斯贝格就发现三种新的苯胺染料。

社会科研团体

工业家与官员共同策划,建立威廉皇帝促进科学协会、威廉皇帝物理化学研

究所、威廉皇帝生物学研究所等,大批量进行科学知识的生产。

政府

成立帝国物理技术研究所等多个研究所;1877年颁布专利法,从法律制度层面为知识生产保驾护航。

——摘编自邢来顺《近代德国有组织的知识生产与文化科技发展》

材料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建立后,共和派开展了教育改革,法国教师普遍怀有一种实施公民文化和知识教育的强烈使命感。历史课采用史学大师拉维斯编写的教材卓有成效地来弘扬民族情感;地理课以自身方式来歌颂法国这个比例匀称、气候温和有规则的六边形;自然科学课教师特别重视让学生去发现拉瓦锡等法国近代科学史上创造性的天才。当法国从19世纪跨入20世纪时,在绝大多数法国人心目中,法兰西已和共和国融为一体。

——摘编自吕一民《法国在第三共和国前期的知识生产与传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德国知识生产的特征,并简析德国知识生产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指出法国知识生产的侧重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家庭教育和家风建设,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家庭教育为当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思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总体看,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重点是让晚辈学会尊老爱幼、孝顺父母、做人读书、勤劳俭朴、淡泊名利,学会择友慎交、谦恭谨慎等。司马光的《谏水家仪》指出:凡为家长,必谨守礼法,以御群子弟及家众慈而不训,失尊之义;训而不慈,害亲之理;慈训曲全,尊亲斯备。明朝《郑氏家规》提出:为家长者,当以至诚待下,一言不可妄发,一行不可妄为,麻合古人以身教之之意。清代《申涵光·格言仅录》说教子贵以身教,不可仅以言教

——摘编自陈晓红《解读中国古代文化中的家庭教育观》

材料二   19世纪90年代以来,维新思想家在家庭教育领域内作了探索和尝试。梁启超充分尊重子女的个性和志趣,积极引导子女树立自己的独立意识,先后送七个子女到欧美等地接受了系统高等教育。在梁启超的教育下,他们全部学成回国,用所学本领报效祖国。严复告诫子女事遇群己对待之时,须念己轻群重,更切毋造孽。严复重视体育,在给孩子的家书中写道须知少年用功本是佳事,但苦为此转至体力受伤便是愚事,如果那样使身体受伤,学何用耶?

——摘编自齐辉《论近代精英家庭教育的嬗变》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突出特点及意义。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维新派的家庭教育不同于古代家庭教育之处并分析原因。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民国时期百业待兴,近代工厂的建立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南京国民政府在不同时期,先后发布多部法令法规,明确把职业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重视在日常管理和学生培育中渗入职业教育的因子。当时实用主义思想从欧美传入中国,其目的在于密切教育与国民经济生活的关系,使受教育者获得谋生的知识与技能。职业教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增加青年学生动手能力训练,更重要的是让青年人树立自立自强意识,服务于国家进步。各职业学校除了通过学校课程渗透劳动教育外,也要重视学生的校外实习。

——摘编自南开大学《民国职业教育史料汇编》等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中来,职业教育因此受到重视。1986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逐步形成一个既有利于地方统筹协调,也能调动各业务部门积极性,学校又有较大自主权限的管理体制。20世纪90年代政府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对进城务工农民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21世纪初规划纲要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力度,注重精品课程建设,增强学生职业能力;高等职业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等组织,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摘编自黄育云等《浅谈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现状和对策》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京国民政府职业教育发展的实践经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后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其作用。
2022-02-20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17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聘任制公务员管理规定(试行)》,对聘任制公务员做出了统一规范。文件明确规定,公务员岗位,特别是专业性较强的岗位,将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录用,实行聘任制;受聘人员经过考评,可以聘用为公务员,并签订聘用合同,明确权利义务;聘用期限为1——5年,聘任为领导的,聘用期限为3——5年;聘任制公务员在期满后,可以正常退出,表现优秀的可以转为委任制公务员。聘任制公务员主要为党政机关引入短期、急需的高层次专业人才。聘任制公务员有明确的任期制,实行合同管理,优秀者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转为委任制,客观上提高了公务员的竞争制度,有助于改善行政队伍的行政效率。更重要的是,聘任制公务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人才“旋转门”的效果,从而提高人才的配置效率。

——摘编自匡贤明《聘任制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


(1)概括中国新时期公务员制度改革的特点。
(2)简析中国新时期公务员制度改革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