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5 道试题
1 . 在周人看来,决定天命转移、王朝兴衰的关键是“德”,必须“以德配天”。同时,“敬德”与天命的联系是民意,天命显现于“民情”,“民情”成为天命的依据。只要“敬德”就能保天命,而不必求助于宗教祭祀。这说明西周时期的“天命观”(       
A.强化了王权的神秘色彩B.破除了封建迷信的羁绊
C.呈现出人文主义的特征D.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
2024-04-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示范性高中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质量检测联合调研历史试题
2 . 有学者认为,在政治方面,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并使用人牲;而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建立了调节人际关系的礼乐制度。这一变化表明,西周时期(     
A.专制君主的权力出现异化B.治国理念趋于理性
C.初步确立起儒家伦理道德D.宗法意识日趋淡漠
3 . 商朝所分封的附属国君长,与商王很少有血缘姻亲关系,因此他们时常反叛商王的统治。而西周利用宗法血缘关系把众多的诸侯同周政权紧密地结合为一体,即“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反映出西周分封制(     
A.政权分配与血缘关系相结合B.扩大了西周的统治疆域
C.开创了中央集权的治理模式D.保障了西周的长治久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尚书》记载,周公担心后继的统治者忘记商王朝灭亡的历史教训,“不知天命不易”,要求成王“无淫(沉溺)于观、于逸、于游、于田(田猎),以万民惟正之供”,还告诫群臣子弟,要“知稼穑之艰难”“知小民之依”。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议政的氏族遗风B.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C.敬天保民的治国方针D.儒家仁政的民本思想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春秋时期,世人所言之“利”多为“公利”,主张“义以生利”,二者并不矛盾。战国时期,“义”与“利”逐步对立,从不耻于言“利”到热衷于追求“私利”。这一时期义利观的变化(     
A.根源于各国变法的政治诉求B.重塑了当时社会文化主流思想
C.折射社会大变革的发展潮流D.弘扬了法家重视功利的价值观
6 . 在商人信仰体系中,上帝是万事万物的主宰。商周鼎革以后,天命观有了变化,不仅在于由“帝”到“天”至上神名称的转变,周人对天命观也提出了新的解释,周王认为自己是“天”的后代,自称“天子”。对此理解合理的是周人(     
A.旨在宣扬传统天命观B.认识到要规范统治者的行为
C.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D.进一步论证了统治的神圣性
2023-05-02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周人提出了“孝”和“德”的伦理思想。他们认为孝的对象不仅是父母、祖父母,而且包括宗室、宗庙以及兄弟、朋友;德是处事得宜的意思,包括敬天、孝祖、保民三项内容,运用在政治上即是要求明察和宽厚。这说明(       
A.周人承认天意与人事相互制约B.西周政治制度体现儒家治国理念
C.天命观推动周人宗教理论形成D.周人伦理观与宗法制度密切相关
2023-04-16更新 | 24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部分高中联考协作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甲骨文卜辞中记载“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而《诗经·大雅·文王》记载“商之子孙……,其丽不亿……,无念尔祖,修聿阙德……”,即商朝的遗民亦可参与周朝的祭祖。祭祀的这种变化可以说明(       
A.神权王权进一步的结合B.华夏共同体的逐渐形成
C.分封制强化了地方控制D.商周政治制度前后相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先秦时期,农事活动的周期催生了一年四季的“四时”观念,国家根据“四时”观念指导、安排农事活动,甚至政治行为也要为农业生产活动的开展做出让步,接受四时节律的制约,“以时序政”“依时行政”。由此可知,“四时”观念(     
A.限制了先秦君主的集权统治B.影响了早期国家的政治塑造
C.起源于顺应自然的哲学传统D.蕴含着丰富的民本主义思想
10 . 周天子分封褒封的“天下万邦”中,不仅封君姓氏多元多样,血缘多源。而且王朝及其领导的“天下”,从政治上直接超越和凌驾于为数众多的族邦,形成了最大规模的地域政治共同体,尊尊源于但已高于亲亲,体现了鲜明的文明特质。据此可知,西周时期(     
A.核心权力实现高度集中B.国家制度建构尚不成熟
C.宗族聚居状态逐渐打破D.地缘关系占据主导地位
2023-03-14更新 | 1267次组卷 | 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富民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