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7 道试题
1 . 《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材料表明
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
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力与义务的差异
2016-11-27更新 | 208次组卷 | 1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中国社会通史·先秦卷》:“天是西周文献出现频率颇高的一个字,是周人的绝对权威。周王的权力得之于天,天命是周人一种不可动摇的信仰。”这体现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浓厚的部族色彩
B.浓厚的宗族色彩
C.浓厚的神权色彩
D.浓厚的等级色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D.敬天保民
4 . 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春秋时,“相礼”演变为“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这反映出
A.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
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
2016-10-11更新 | 679次组卷 | 40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哈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史记·封禅书》记载了远古七十二君王的泰山之行,他们的“旅游”项目繁多,包括祭祀、巡狩、会盟、定大位、刻石记号。这些君王包括黄帝、炎帝、颛顼、帝喾、尧、舜、禹、汤等,特别是帝舜,在此朝会东方诸侯,并向八方遥望,意即照会四方诸侯,而四方诸侯也纷纷登上本方境内的高山,向泰山遥祭,这一行为叫“望秩山川”。这一行为背后昭示的是
A.“大一统”理念
B.天人感应思想
C.民本仁政观念
D.封建迷信思想
2016-08-17更新 | 219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A.中央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D.地方行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古语有“欲治其国,必先齐其家” “夫君者,民众父母也” “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这主要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治理中的
A.宗法血缘关系B.家国同构观念
C.尊卑等级意识D.以民为本思想
2015-02-04更新 | 528次组卷 | 20卷引用:西藏拉萨市拉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四次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