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81 道试题
1 .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具体如下,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籍礼监督平民在“藉田”上从事无偿的集体劳动
冠礼是授予成年贵族种种特权
大搜礼整编军队、检阅兵力
乡饮酒礼、乡射礼维护一乡内贵族宗法制度、统治秩序和军事训练和学习
朝礼尊重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祭礼维护神权和尊重族权
婚礼和丧礼维护宗法制度和族权

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周王不是不想集中权力,而是条件不允许。说到底,是钱的问题,周王没有通过编户齐民直接控制税收的体制,也不大可能有后世的俸禄制度。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贵族制度建构于编户齐民体制之上B.政治制度的变革依托经济的发展
C.权力集中的根本在于实行俸禄制度D.封邦建国造成西周诸侯分裂割据
3 . 我国的城市规划思想可以追溯到《周礼·考工记》,书中记述了周代王城建设制度,下图是根据书中记载而绘制的周代城市结构示意图。这反映了周代(     )
A.神权与王权结合的政治形态B.城市的主要功能发生转变
C.重农抑商政策限制市场交易D.以王权为中心的政治理念
2021-11-03更新 | 1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蓬南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西周铜器铭文中有卿大夫、王之近臣在前王死后,由新王重新任命其继续担任旧职的记载,如《师虎簋》铭文说“命汝更(续)乃祖考”,《善鼎》说“今余惟肇申先王命”等。这一做法
A.体现了政治体制的不断创新
B.表明世袭制与分封制有矛盾
C.揭示了王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尊崇地位
D.说明宗法关系渗透到社会生活诸多方面
5 .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这体现我国早期政治制度(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C.层层封授,等级森严D.带有一定的继承性
6 . 《礼记•表记》写道:“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灭商后,周公在总结商朝灭亡的教训时提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天命靡常”。这表明( )
A.西周的统治更具人文理性色彩B.商周统治者尚未实现高度集权
C.西周治国理念摆脱了神权色彩D.商周治国理念大致上一脉相承
7 . 商王遇事都要占卜,占卜的方法是用火在牛胛骨或龟腹甲上烧烤,甲骨的背面便出现裂纹,叫“兆”,然后根据兆纹的形状来断定吉凶。这说明
A.'最高权力尚未高度集中B.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由分封制等级体系决定D.宗教色彩较为浓厚
8 . 在中国早期的社会和政治制度中,家庭、家族和国家均以血亲——宗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这反映了当时(  )
A.贵族政治的产生B.分封制开始出现
C.王权具有稳定性D.家国同构的政治
9 . 西周早期青铜器大盂鼎的铭文记载了周康王向盂讲述文王、武王经验的历史,“我闻殷坠命……肆于酒,故丧师矣”。该铭文记载反映出
A.商周王权的神秘色彩B.以史为鉴的治国经验
C.青铜铸造的发展成熟D.为政以德的儒家思想
2021-10-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过程性评价历史试题
10 . “西周时期的‘列土封建’,是采取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材料反映了西周时期的政治特点是
A.实行皇权专制统治制度B.分封对象全部是王室的子弟
C.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D.首创了“家天下”的统治模式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