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春秋时代贵族讲究的礼比较多。到战国时代,执政者主要重视即位礼、朝礼、祭礼和丧礼,其它礼则改变了性质、作用或被废止。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礼制形式渐趋规范B.宗法观念逐渐淡化
C.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儒家学说地位上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史记·周本纪》记载: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共和十四年,厉王死于彘。太子静长于召公家,二相乃共立之为王,是为宣王。”这里的“共和”指的是
A.最高统治权由多人共同掌握B.多位大臣共同辅佐君王
C.君主与大臣共同掌握政权D.建立奴隶制贵族共和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诗经·商颂》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史记·殷本纪》载:商的始祖“契”,是其母吞食了神鸟的卵而降生的,所以是天神之子。材料实质上反映出
A.商王朝统治者愚昧无知
B.商代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C.商王的祖先从事养殖业
D.历史上存在丑化商王的现象
4 .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5 . 商朝统治者的活动都要通过占卜(用各种超尘世的方法来获得尘世间事物的信息或预卜凶吉祸福的迷信活动)决定,这一现象体现了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A.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B.体现决策的民主性
C.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D.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2016-11-27更新 | 25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知识点专项专练(选择性必修1)-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第1课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列对夏商早期政治文化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家天下”取代“公天下”B.宗族关系也是基本的政治关系
C.采取民主方式推选国家最高掌权者D.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中国人很早就对“王”有了敬畏和崇高的认识,在殷商甲骨文中,曾多次出现“王”字。董仲舒曰:“古之造文者,三画而连其中谓之王。三者天地人也。而参通者,王也”。下列对甲骨文“王”字的书写所反映的政治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A.殷王的统治至高无上B.早期国家已经出现政治集权
C.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D.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尚书·召诰》说:“有夏服(受)天命。”周代铜器“毛公鼎”铭文记载:“丕显文武,皇天宏厌厥德,配我有周,膺受天命”。这一政治理论的思想核心是
A.天人感应B.君权神授C.天人合一D.敬天保民
9 . 《百官春秋》记载:“周受命封建宗盟,始选其宗中之长而董正之,谓之宗正。成王时,彤伯(王室成员)入为宗正,掌王亲属是也。秦因之。”该材料主要反映了古代中国早期的(     
A.中央官制B.嫡长子继承制
C.王位世袭制D.地方行政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