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唐政府“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从府兵到募兵制的变化(     
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
2021-02-25更新 | 236次组卷 | 33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唐宪宗元和八年(813年),宰相李吉辅主持编撰《元和郡县图志》。当时唐朝陇右道被吐蕃占领,但李吉辅仍将陇右道列于书的最后。李吉辅这一做法
A.体现了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B.发展了中国古代正史的编撰体例
C.意在打击地方藩镇势力D.说明皇帝权力已被宰相架空
3 . 《新唐书》载:“武夫悍将虽无事时,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以布列天下。”这种状况的主要影响在于
A.削弱了中央集权B.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
C.完善了地方行政D.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2020-10-03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设置了一个凌烟阁,将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画像按照三个等级置于其中,希望后来的臣子能效法,建功立业。水垂青史。而宋太祖却解除了武将的兵权,确定了“任宰相当用读书人”“不得杀士大夫写上书言事人”,刻下石碑,传诏子孙。这样的变化说明
A.唐、宋治国的策略基于国情变化B.唐开创了“重武轻文”的治国风尚
C.宋确立了“以文治国”的统治方略D.宋出现了“积弱积贫”社会状况
2020-07-03更新 | 238次组卷 | 3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八)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见于史志的羁縻府州有856个,“其大者为都督府,以其(少数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同时,又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都护府,由中央任命长史、司马等官员,负责管理边防、行政和民族事务。唐代的这些举措
A.消除了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B.体现了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导致了地方官员职权的混乱
2020-05-06更新 | 352次组卷 | 19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思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的皇权一直凌驾于法权之上,皇帝的命令就是法律,臣民不得违背和更改。中国古代曾经创制了许多对皇权限制的措施,但收效甚微。唐朝初年,以唐太宗为首的统治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天下之法”的概念,把以皇权为代表的行政权纳入法权的约束之下,在司法行政官员中树立了法律至上的观念,初步确立了司法官员独立审判的传统;明确规定司法行政官员在任职前须通过吏部主持的法律考试,使其在任职后能迅速胜任司法审判的事务。唐朝政府在诉讼程序上作了许多制度的设计,如实行三审立案审核制。唐代国家监察官员和上级司法长官还通过录囚的方式监督、检查下级司法机关的审判。

——摘编自郑显文《审判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唐代司法》

材料二   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摘编自林英男《唐宋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

材料三   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政府借助司法监察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宋、元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影响。
7 . “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宋太祖据此思想所采取的措施是:
A.削减节度使的实权B.设参知政事为副相
C.设三司使管理财政D.派遣文臣担任地方官
2020-02-07更新 | 211次组卷 | 7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清镇养正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中国古代王朝中,有位地方最高长官曾经提到:“本地官员由我自行任免,本地税收不上交中央,本地武装不受中央节制,我的职位可以传子或部将。”下列哪一史实发生在此位官员所处的王朝
A.吴王刘濞参与七国之乱B.首现皇帝亲自主持考试
C.沈括被任命为延州知州D.设澎湖巡检司管辖琉球
9 .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所呈现出的特点是
A.皇权逐渐削弱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逐渐缓和
C.相权逐渐加强
D.以皇帝为中心的中央集权逐渐加强
2019-11-12更新 | 382次组卷 | 25卷引用:贵州省兴义市第三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 历史试题
10 . 在秦朝,郡县地方长官由中央任命,但他们可以自己选任下属人员。到了唐朝,地方长官的下属人员须由吏部选派的人员担任。这说明(     )
A.中枢权力体系日益完善
B.中央集权日渐强化
C.君主专制开始达到顶峰
D.郡县制渐遭到废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