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唐朝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东汉后期郡归并于州,扩大地方自主权以加强中央控制能力,结果却造就了地方实力派割据的制度基础;唐朝实施节度使制度,将数州之资源悉归于节度使调控以应对边疆安全问题,但始料未及的是外重内轻的局面也由此形成。东汉、唐朝地方制度的调整与改革表明(     
A.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之间存在矛盾B.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无法并存
C.脱离国家治理实际的改革必然失败D.地方制度调整须关注国防安全
2 . [古代地方行政制度]

材料一   古代地方行政层级管理的变化(中央集权)示意图:


材料二   这种因时而异的变化只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一集权的功能罢了。因此尽管从表面上看,历代行政区划分和地方政府废置纷繁,分合靡定,但无非皆就前代之制沿革损益,而无根本性质的变动。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地方层级管理的“变”与“不变”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层级管理变化的特点及趋势。
3 . 唐初地方实行州县两级制,州的数目多而辖地较小,小的州辖县仅二三个,人口仅几万至十几万。史载,唐太宗曾把300多位州刺史的名字写在卧室屏风上,经常检查他们的政绩以决定奖惩升降。材料表明唐初
A.地方政治自主性得到增强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C.皇权与相权矛盾日趋激化D.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