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北宋统治者采取的部分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举措出处
(赵普建议宋太祖)诸州设通判,使主钱谷脱脱等《宋史·赵普传》
968年,宋太祖下诏)诸州通判、粮科官至任,并须躬自检阅帐籍所列官物,不得但凭主吏管认文状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市征、地课、盐曲之类,通判官、兵马都监、县令等并亲临之,见月籍供三司,秩满(任期期满)较其殿最,欺隐者置于法脱脱等《宋史·食货志》
诸州应系(征收)钱物合供文帐,并于逐色(诸般物色)都数下,具言元管年代、合系本州支用申省(中央管理财政的机构)。候到省日,或有不系本州支用及数目浩大,本处约度年多支用不尽时,下转运司及本州相度移易支遣马端临《文献通考》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统治者的上述举措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2-05-27更新 | 306次组卷 | 2卷引用:名校联盟山东省优质校2022届高三毕业班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2 . 通进银台司是北宋掌握政令封驳的机构。11世纪前期,国家军事决策由二府(枢密院和中书门下)协商后,经皇帝批准便可直接执行。有官员上奏道:“(通进银台司)有封驳之名,曾无改正之实。”这说明
A.通进银台司的职权发生异变B.分权过细降低了行政效率
C.紧急事态影响中央政务运作D.二府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
3 . 宋初统治者对节度使在内的州长官,一方面采取三年一易之法,经常调动,另一方面充分利用通判一职的监督权,规定凡事须通判共同签署始得实行。这一举措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B.结束了藩镇割据局面
C.确保了国家的长治久安D.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4 . 南宋《庆元条法事类》中,对于灾害时路级诸司赈救的合作有明确的诏令,"安抚司体谅措置,转运司检放展阁,(军粮阙乏,令听以省计通融应副),常平司籴给借贷,提点刑狱司觉察妄滥,如或违戾,许互相按举”。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中枢运转效率提高B.地方治理的精细化
C.立法加强君主专制D.国家日益积贫积弱
5 . 庆历四年(1044)五月己丑,宋仁宗下诏曰:“省河南府颍阳、寿安、偃师、缑氏、河清五县并为镇。逐镇令转运司举幕职、州县官使臣两员监酒税,仍管勾鞭火公事。”该诏令旨在(     
A.加强中央集权B.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C.强化君主专制D.缓解冗官冗费的问题
6 . 下面是北宋初年禁军人数示意表。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
967—968年(宋太祖)995—997年(宋太宗)1017—1021年(宋真宗)1041—1048年(朱英宗)
19.3万35.8万43.2万82.6万

A.无业流民的增加B.军队编制的调整
C.专制集权的结果D.战争频繁的结果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史·职官志》中记载,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材料二   宋太宗一朝,文臣成为政事堂和枢密长官的主要人选,先后任命的宰相9人,全部为文官,其中科举出身的6人。有正副枢密使35人,其中文官21人。两宋共有枢密使、副枢密使724人,其中文官659人,约占91%。

——摘编自《中国封建王朝兴亡史·两宋卷》

材料三   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制京师,则无内变。

——摘自朱弁《曲洧旧闻》

诸镇皆自知兵力精锐非京师之敌,莫敢有异心者。

——摘自司马光《涑水记闻》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通判的职权和作用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问题?产生了什么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宋初统治者在集中军权方面所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宋朝建立到仁宗时,全国兵额增加七八倍……军队大半来自招募。应募者要么是游手无籍之徒,要么是负罪亡命之辈。而且朝廷又往往因岁凶募饥民,遂使长大壮健者游惰,而留耕者胥老弱。如是久之,农村生产力日渐减削。且募兵终身在营伍,自二十以上至衰老,其间虽四十余年,实际可用者至多不过二十年。廪之终身,实际即是一卒有二十年向公家无用而仰食。宋兵制以厢军伉健者升禁卫,然卫士入宿(厢军精锐到禁军报到),即不自持被(被褥)而使人持之,给粮不自荷(搬运)而扉人(雇人)荷之。

——摘编自钱穆《国史大纲》


(1)根据材料,概括宋初兵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初兵制实施的影响。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宋初的统治者设计了一套概念全新的路制作为新的地方高级行政区划。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每路设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和安抚司四个机构,分别负责地方财赋转输、监察司法、粮食储备和平抑物价、治安边防。四司长官地位相侔,各自拥有独立的机构与官员,分别隶属于不同的中央部门。朝廷规定诸司若有违法不公行为,要互相举报。这些官员还负责对所辖地方官吏进行行政监督。各路或所辖州的情况,知州和诸司都要独立向朝廷汇报。北宋中期后,州县的各项权力逐渐转移于诸司之手.时人评价朝廷以一纸下郡县,如身使臂,如臂使指,无有留难,而天下之势-"。朱熹则感慨说,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摘编自张小稳《宋代的路:划时代的地方行政制度设计》


根据材料概括宋代路制的特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评价这一制度设计。
2021-09-13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2021届高三11月调研历史试题
2022高三上·全国·专题练习
填空题 | 适中(0.65) |
10 . 宋朝采取的中央集权措施
(1)采用地方三级制:______、州、县
(2)划分地方官职权(路)
(3)____政治:设置知州,知县由中央任命,均为______;设_______进行监督
2022-09-18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整合清单03中国古代史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宋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针对性复习】【精讲+易考点】整合清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