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 道试题
1 . 宋代设路级地方行政建制,并在各路建立转运司提点刑狱司、提举常平司安抚司。时人评价说:“婚田税赋则隶之转运,狱讼经总则隶之提刑,常平茶盐则隶之提举,兵将盗贼则隶之安抚。是以事权归一而州县知所适从,民听不贰而词讼得以早决。”由此可知,宋代统治者旨在
A.分割相权,加强君权B.分权制衡,提高效率
C.事权归一,消除割据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2021-09-26更新 | 595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2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
2 . 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的一次群臣朝会,宰相张齐贤醉酒后上朝,冠冕不正,几乎捧倒殿上。御史中丞弹劾其失仪。张齐贤自辩系饮酒御寒至醉,并顿首谢罪。宋真宗说:“卿为大臣,何以率下?朝廷自有典宪,朕不敢私”,遂免其相。这一事件说明宋朝
A.君主对监察体制的维护B.御史监察范围不断拓宽
C.崇文抑武方针得到落实D.中央权力分割相互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唐中后期,官府在今福建地区大量设置税场,五代十国至宋初又将很多税场升为县,其分布状况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由场升县绝大部分发生在宋代
②增置新县与移民聚集密切相关
③该地区西部经济比东部更繁荣
④国家对该地区的控制渐趋深入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2021-09-06更新 | 6415次组卷 | 46卷引用:天津市五校联考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北宋时期,为违法者所设的真正的监狱反倒很少,县衙里的小型牢房已足够关押犯人。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考促成尚文风气B.朱熹理学影响深刻
C.轻徭薄赋矛盾缓和D.地方强权管理到位
5 . 宋太祖尝令后院造一熏笼,数日不至。帝责怒,左右对以:事下尚书省,尚书省下本部,本部下本寺,本寺下本局,覆奏,又得旨,依方下制造,乃进御,以经历诸处故也。帝怒,普曰:此是自来条贯……使后代子孙若非理制造奢侈之物,破坏钱物,以经诸处行遣,须有台谏理会。此条贯深意也。太祖大喜。这表明宋太祖
A.对熏笼制造迟缓的理解B.注重以法治抑制官吏行为
C.支持制度建设维护国本D.崇尚勤朴节俭的社会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宋书·百官志》记载:郡守,秦官。秦灭诸侯,随以其地为郡,置守、丞、尉各一人……汉景帝中二年,更名守曰太守,尉为都尉……汉末及三国,多以诸部都尉为郡……晋成帝成康七年,又省诸郡丞……宋太祖元嘉四年,复置。据此可知
A.郡的设置最早出现于秦朝B.汉承秦制推行郡县和封国并行
C.中央集权制度在不断加强D.古代地方行政设置具有延续性
2021-06-08更新 | 1287次组卷 | 15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罗山县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笔记《玉壶清话》记载,一次宋太祖派遣武将党进戍边,依例应出行前向皇帝致辞,但宋太祖念其“本出溪戎,不识一字”,便破例让他“不须如此”。但党进性格刚强,坚决要求致辞,便使人将内容写在“笏”(手板)上,并反复背诵。结果当天由于紧张,党进“不能道一字”,最后只说出一句“臣闻上古其风朴略,愿官家好将息”,引发哄堂大笑。后来他自己解释说“也要官家知道我读书来”。这反映出北宋初年
A.程朱理学盛行,引导朝廷政治风向
B.重视科举考试,成为唯一晋升途径
C.提倡武将读书,文官群体得到推崇
D.设置二府三司,枢密院只负责军事
2021-06-05更新 | 1612次组卷 | 14卷引用:【高频考点解密】2022年高考历史二轮分层训练(全国通用)-解密03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写道:(北宋)金兵内侵,只中央汴京一失,全国瓦解,更难抵抗。唐代安史之乱,其军力并不比金人弱;唐两京俱失,州郡到处可以各自为战,还是有办法。作者意在论证
A.唐代藩镇制度的进步作用B.都城的区位选择意义重大
C.唐宋的地方治理互有得失D.宋朝强干弱枝的消极影响
2021-05-13更新 | 1084次组卷 | 2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