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代君主专制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的品级,通常比较低下。《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提拔严助为中大夫,“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以义理之文,大臣数诎”。由此可知,汉武帝在政治上
A.以小御大,以内御外B.集体决策,集思广益
C.加强监督,防止腐败D.内重外轻,加强皇权
2022-06-27更新 | 736次组卷 | 15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虎山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读史漫录》中记载:“汉至武帝以后,柄归中朝,政去两府。所谓中朝者,大司马、大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也。所谓外朝者,丞相、御史、二千石、九卿等也。盖武帝决事禁中,稀见卿相。”由此可见,“中朝”
A.掌握军政大权,是独立的决策机构B.分享丞相行政权,处理政事
C.担任行政职务,有名无实D.协助皇帝决策,削弱相权
2021-09-03更新 | 494次组卷 | 62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江门市开平一中高三摸底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3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王朝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材料二   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材料三   废丞相后与丞相地位近似官职的基本职权情况表:

职位基本职权
明中叶后内阁首辅拥有票拟权,但不是合法宰相,地位经常受到挑战
清朝雍正年间以后军机大臣承旨拟写传达皇帝旨意

材料四   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


(1)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当时也有人称内阁首辅和军机大臣为宰相,这种称呼是否有实质意义?为什么?
(4)你怎么理解材料四中黄宗羲的观点?
2020-11-16更新 | 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广东省-北京师范大学东莞石竹附属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腐刑是古代仅次于处死的刑罚,汉代朝廷常有对犯罪之人处以腐刑,再任用为官的事件。《后汉书·宦官列传》中记载:李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监中”;石显,弘恭“皆少坐法腐刑,为中黄门,以选为中尚书”。据此可知汉朝
A.采用恩威并施的帝皇统治术B.是非功过赏罚分明仁至义尽
C.外儒内法礼法兼施无为而治D.刑法过失是宦官专权的根源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在汉武帝时期,中朝官员多为皇帝的近臣、宾客等。《汉书•严助传》中记载:“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主父偃、东方朔等,并在左右。是时征伐四夷,开置边郡,军旅数发,内改制度,朝廷多事,娄举贤良文学之士……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这反映汉初的中朝
A.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B.使丞相权力遭到极大削弱
C.使中央集权大大加强D.是与外朝并立的决策机构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田蚧于武帝时为丞相奏事,坐语移日,所言皆昕。”对此有学者认为:当时相权过大威胁君权。也有学者认为:皇帝不但不想削弱宰相权力,反倒亟力放手宰相行使权力。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认识角度的差异影响史论B.史料太过单一无法得出结论
C.历史认识都是为现实服务的D.因受时代影响不能形成结论
7 . 汉初,丞相位高权重,辅佐天子处理政务,出现了多位如萧何这样的名相。但据《汉书》记载,武帝时多位丞相虽由列侯继任,但大都谨小慎微,难有建树。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稳定大一统局面形成
B.制度改革使丞相职能转变
C.罢黜百家,削弱了丞相的权力
D.汉武帝个人能力特别突出
8 . 《通典》记载:汉武帝时“以(御史)中丞督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到东汉初年,朝廷举行朝会时,司隶校尉可以与尚书令和御史中丞专席独坐。司隶校尉地位的变化说明
A.中央监察机构更加完善
B.专制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
C.汉代官僚队伍廉洁高效
D.中央放松了对地方的监察
2018-07-19更新 | 460次组卷 | 10卷引用:2017届广东省湛江市一中等四校高三上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史记•武安侯列传》记载:汉武帝时,丞相田蚡到宫中奏事,他所讲的意见,皇上没有不听的;他所推荐的人,有的从闲居之人一下子提拔到年俸二千石的高位。下列选项与之相符的是
A.汉武帝设立刺史牵制丞相
B.相权膨胀,威胁皇权
C.丞相权力大大超过了皇帝
D.郡国并行制带来的弊端
10 . 《汉书•严助传》记载,汉武帝得严助、朱买臣等“并在左右”“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中外相应义理之文,大臣数拙”。由此看来,汉武帝时
A.增设外朝牵制中朝的权力
B.中央机构较之秦代有所调整
C.扩大了御史大夫的监察权
D.大臣廷议呈现出常态化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