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史料记载,宋真宗曾多次向三司使打听国库虚实,但宰相李沈始终不肯让三司使告诉其具体数字,反而经常向宋真宗报告各地的水旱灾情和“盗贼”情况。这反映出当时
A.监察制度相当完善B.相权对皇权的制约
C.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皇权明显弱于相权
2 . 据记载,北宋规定,在皇帝登基前就要学习《孝经》,登基后,皇帝不仅常听侍从官员讲授《孝经》,还常与辅臣讨论《孝经》,甚至也亲自书写《孝经》,作《孝经》诗,挂《孝经图》,还将御书《孝经》刑刻于石碑,时时警醒自己。这一现象
A.体现了程朱学说思想内涵B.开启了以孝治天下的模式
C.改变了儒家传统伦理结构D.体现了儒学政治化的特点
3 . 《宋史》中记载:“宋初,循唐、五代之制,置枢密院,与中书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中书、密院既称‘二府’,每朝奏事,与中书先后上殿。”从上述材料中可以看出
A.枢密院与中书门下分掌军权与财权
B.枢密院的设立,分割了宰相的权力
C.加大各部权限,发挥官员的主动性
D.分割军队的指挥权,防止将领反叛
2021-06-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蒲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关于宋朝参知政事的史学记载。对此解读合理的是,宋朝参知政事
记载出处
“太祖特置参知政事以佐之”《续资治通鉴》
“凡朝会奏事,例由宰相、参知政事,分日知印押班(即带领、带班)”《宋史·职官志》

A.分割了宰相的财政权B.是特殊时期设置的官职
C.是为分割相权而增设D.专职辅佐皇帝处理政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神宗时期,按照《唐六典》记载重新恢复唐朝三省六部的职官体系,使机构、官员名副其实,皆有定编、定员和固定的职责。这一做法
A.解决了北宋冗官问题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强化了君主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史》中有“君主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权归人主,政出中书,天下未有不治”的记载。当君主表现出揽权的趋向,也常常会引发群臣的抗议。由此可知,宋代
A.决策机制发生异变B.君民共治得以实现
C.文官政治逐渐形成D.权力结构有所制衡
8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10 .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朕”上古为人们的自称,无贵贱之分。秦灭六国后,定为皇帝自称,他人禁止使用。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印称“玺”,一切臣民皆不得使用。因秦始皇名政,下令改正月为端月。

——节选自《中国历史文选参考资料》

制曰:“自今已来,除谥法。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史记·秦始皇本纪》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可不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摘自《东华录》

材料二   自秦始皇建立君主专制制度后,历代都设置宰相作为皇帝的助手,参与国家大事决策,处理全国政务。《新唐书》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出中国古代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宰相的主要职责。在君权与相权关系的处理上,唐太宗、宋太祖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三省六部制的评价。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