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的政治制度,除官职之外,另有所谓“差遣”,有官职者未必有权,必须由皇帝别敕“差遣”,才能治其职掌范围以内的事,纵使是宰相的分内之事,皇帝也可以别遣他官办理。据此可知,宋代的“差遣”
A.目的在于削弱宰相权力B.官员只有虚职没有实权
C.实质是专制皇权的加强D.有效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2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608次组卷 | 113卷引用:海南省临高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宋真宗时,国库充实,但具体数字只有三司使知道。真宗皇帝多次想打听虚实,宰相李沆担心皇帝知道了库藏量会肆意挥霍,始终不让三司使提供具体数字。由此可知(     
A.宋真宗时政治稳定B.宋真宗时皇权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C.三司使的具体职能是管理国库D.三司使听命于宰相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廷议、朝议、集议是中国古代中央决策体制的重要方式。当国家遇到重大事务时,皇帝或皇帝责成中枢首脑召集相关官员进行讨论,讨论结果由皇帝最后裁定,即所谓“兼听独断”。秦朝皇帝制度、郡县制的确立都经过了讨论。唐朝有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合意的制度,宋明清时期廷议、朝议、集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化,在保障决策的合理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请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进一步说说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下中央决策的方式(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