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论》中说:“宰相之用舍听之天子,谏官之予夺听之宰相,天子之得失则举而听之谏官;环相而治,而言乃为功。谏官者,以绳纠天子,而非以绳纠宰相者也。”这表明
A.天子无权纠正谏官的过失B.天子与宰相相互制衡
C.中央权力间存在制衡关系D.谏官的地位高于宰相
2 . “罪己诏”是古代的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受天灾、政权处于安危时,自省或检讨自己过失、过错发生的一种口谕或文书。据统计,下罪己诏的皇帝数量,唐朝八位、宋代七位、元朝四位、明朝三位、清朝八位。罪己诏颁布的真实意图是
A.强化君主专制统治
B.神话皇帝的权威
C.暴露皇帝的过失
D.挽回不良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续资治通鉴·宋纪一》记载:“旧制,凡大政事,必命宰臣坐议,常从容赐茶乃退。及(范)质等为相,自以周室旧臣,内存形迹,又惮帝英睿,乃请每事具札子进呈取旨。帝从之。由是坐论之礼遂废。”材料说明宋朝
A.官员办事效率提高B.宰相决策权的丧失
C.君主专制达到顶峰D.传统行政机制发生变化
2017-06-04更新 | 92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二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记载,宋太祖曾对大臣说:“今之武臣欲尽令读经书。”宋太祖这一做法主要目的是
A.提高将领的文化素质B.确保北宋政局的稳定
C.改变社会的价值取向D.选拔杰出的军事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6 . 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
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
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
2016-11-27更新 | 4588次组卷 | 113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历史(新课标1卷精编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