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初,宋太祖在反思了前朝的教训后,做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规定,并将其上升为国策。宋代士大夫们表现出比以往更多的历史责任感,敢于通过多种手段限制皇权。宋真宗曾遣使持手诏来见宰相李沆,欲封刘氏为贵妃。李沆让使者传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此事遂罢。元丰年间,吕公著上书宋神宗告诫道:“人君一言一动,史官必书。若身有失德,载之史册,将为万代讥!”士大夫们还严格控制太子或年幼皇帝的学习方向和接触范围。此外,在士大夫的解释与强调下,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常常迫使皇帝避正殿,减常膳,大赦天下。……宋代士大夫政治中毫无疑问地贯彻着忠君思想,要求皇帝尊重并更多的听从士大夫,从而保持江山社稷的长治久安。

——摘编自程民生《论宋代士大夫政治对皇权的限制》

材料二   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规定以后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停止任何法律效力未经议会同意不能征收赋税等。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国王仍然是英国政治生活的第一位参与者。1701年,议会通过《王位继承法,进一步强化了对王权的限制。1714年,乔治一世上台后,责任内阁制逐步形成,行政权力慢慢地由国王转到内阁手中。光荣革命后,国王曾通过册封贵族和上院中的支持者以控制上院的立法活动。后来,随着一系列的议会改革和选举改革,立法权逐渐转移到了资产阶级控制的平民院手中。这样,国王逐渐从一个有较大权力的君主,变成了虚位元首,统而不治。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士大夫限制皇权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宋代限制皇权与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在手段及结果方面的不同之处。
2021-03-29更新 | 1211次组卷 | 27卷引用:百师联盟2021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一)文综历史试题(全国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中央机构(行政机构)改革图


——摘编自《中国历史》

材料二   秦统一后,权力集中成为其政权的基本特征,国家一切事务最后都由皇帝裁决。西汉时,相权的膨胀导致汉武帝以后的中央官僚机构形成内外朝两个系统,便于解决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宋朝改革以“分权制衡”为原则,加强对官僚机构的控制,最终缓解了相权对皇权的威胁,从而为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和经济文化的高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朱元璋本着皇帝集权、官员分权的原则进行自上而下的官制改革,并且扩充监察机构。清朝时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高。

——摘编自人民出版社《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三   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是调整内部体制和整个王朝的结构,重新进行权力配置,并调整中央与地方、帝王与臣民(皇权与相权)之间关系的过程。有效实现国家意志所决定的政府目标,是古代行政管理的根本任务。古代帝王进行了无数次的改革,但最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其统治目标。纵观历史,我国古代行政改革主要致力于精简机构;提高行政领导决策能力,完善指挥监督系统和层层负责制;明确划分机构内各部门之间、各个职位之间的职责权限;简化行政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改革、完善监察制度。

——摘编自《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概要》


根据材料,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行政改革(或中央机构改革)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2019-10-14更新 | 1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9-2020学年人教2019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3课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随堂练习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现代学者中,许倬云先生曾运用社会分层理论,从上、中、下三层关系纵论中国历朝政治统治的得失,别具只眼,异峰突出。仅举其标题或可略窥大意:西周的包容——上层的坚凝;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汉代政治权カ的基础——中层的坚凝;东汉的缺失一上层与中层的断裂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这是切入到政治体制架构的内部观察,将中国历史细化的理路,其中特别重视中层的作用,认为凡是具有坚凝的“中层”,并能起上下转合作用的,一般治理国家都比较成功。

——摘编自王家范《重评明末“封建与郡县之辩”》


评析材料中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宦官本为内侍,是不许过问朝政的,但是宦官亲幸的身份,又每每使他们成为帝王施政的工具,东汉是封建生产关系迅速发展的时代,食封制度是秦汉时期重要的制度之一,西汉功臣勋戚都有食封制待遇,而宦官不得食封。东汉和帝时宦官郑众除掉外戚窦氏,首次获得封侯恩宠,之后宦官食封愈演愈烈。宦官们“专树党类,欺国蠢政之事,不可单书”,这伙腐朽不堪的贵族地主集团终于把“中兴”二百年来的东汉王朝戳得千疮百孔、奄奄一息。

——编自刘修明《东汉宦官集团的社会基础》

材料二   宋代皇帝即位时的年龄大都较大,极少出现东汉娃娃皇帝,宋代对科举制做了很大的改善,政府大大增加了取士人数,为天下读书人提供了一条重要的为官之路,很多人不用通过宦官去维持生活或进入官场,宋朝时出现了文官独大局面,而文官更让皇帝放心也便于皇帝控制,加之文官易形成不同政治势力,互相斗争,皇帝制衡权术中相应也就少了宦官集团。因而宦官在宋一代基本未干预治

——摘编自阳全平、胡雪梅《谈宋代少宦宫干政的原因》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东汉、宋朝宦官在政治上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宦官干政的认识。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核,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018-03-22更新 | 694次组卷 | 21卷引用:云南省峨山彝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优生辅导专题训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