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时期.三省六部制趋于规范和完善,这主要体现在:第一,唐之前,中央行政机关的权力行使较依赖掌管特定行政权力的个体,而在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门下省都是实务部门,而非个人职位;第二,中央层面出现了“三权分立”,确立了中书出令、门下封驳、尚书执行的体制;第三,后设机构政事堂,永担起中央行政决策中心的职能与角色,有助于提升决策效率;第四,有效地理顺了三省各部间的关联及其实现职能的范畴.以确保中央政令的畅通。

——摘编自黄璐《隋唐时期“大部制”的特点与启示》

材料二 北宋时,中央行政体制的改革主要体现在政务层次与决策流程方面。就政务层次而言,事关“军国之体安危之机”之事,由中书门下和枢密院二府宰执决策。“三司”则负责日常财税政策、蠲免等庶务;就决策流程而言,二府多具裁决权,三司则具体执行二府指令。但在承受君主诏令时,尽管二府系与君主共同谋议决策的中枢机构,敕、宣由其制定下发,但仍有机当数量的君主诏旨,不经宰相直接发往三司。

——摘编自张亦冰《北宋三司与宰相职权关系新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述唐朝三省制的内容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非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北宋二府三司的职能及皇帝、二府、三司在中央决策流程中的定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在削弱相权措施方面的不同,并说明宋代措施的消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名臣蔡襄曾说:“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管军将帅少兵则请增,不计较今日兵籍倍多,何故用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
A.权力分割过细B.崇文抑武政策
C.行政效率低下D.承袭前朝传统
3 . 北宋真宗时期的名臣寇准,被贬为道州司马时,未有官舍,“百姓闻之”,主动替他建造房屋。但地方官员将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将寇准贬往雷州赴任。这表明
A.地方官员开始参与决策B.地方监管存在着过激倾向
C.中央政府忽视地方民意D.道州官员与寇准矛盾较深
4 . 北宋前期官、职分离,官称一般为虚衔,而职才是握有实权的官。但在特殊时期,有职也绝非有职务,而是授之以“差遣”,才算有具体的职务。这一举措的根本目的在于
A.抑制武将势力B.扩大官吏来源
C.加强君主专制D.完善中央官制
5 .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指出,赵匡胤960年的篡位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次;在以前,皇帝不断被他的大将、皇后和其他有权的大臣夺去皇位,960年以后,这种情况不再出现。导致这一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宋代
A.文官制度的完善促进了政权稳定B.分化事权使皇权得到了空前强化
C.监察机构地位提高限制宰相权力D.守内虚外使地方将领的权力削弱
20-21高二上·江苏南通·期末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朝皇帝不可以不经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而将“圣旨”直接下达有关机构。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在接到皇帝批发的“指挥”后,也要参照前后敕令审度可否,然后颁行。这表明当时中枢机构的运行
A.保证君权独尊B.注重决策程序化
C.提高行政效率D.有利于权臣干政
2021-02-03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历史试题(选修)
7 . 下图为北宋中央权力分配示意图,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中央权力机构进行程序性分权B.分散机构权力以加强君主专制
C.崇文抑武使枢密院只有统兵权D.分工明确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朝规定皇帝任命或责降官员不当,负责起草诰词的知制诰和中书舍人、翰林学士可以“封还词头”,加以拒绝。皇帝动用内藏库等经费,宫廷向朝廷索取财物,常常受到朝廷有关机构的监督,并且要求按照制度办事。这主要反映出宋代
A.皇权受到有效制约B.国家治理的理性化倾向
C.相权逐渐走向膨胀D.士大夫政治的日趋成熟
2021-01-24更新 | 771次组卷 | 12卷引用:河南省许昌、济源、平顶山三市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9 . 据载,长翅帽(如图所示)的发明者是宋太祖。有一次,在听取大臣奏章时,他发现两侧有不少官员窃窃私语,心里非常不痛快。之后,他传旨在官帽后两侧分别加上长翅(以后越来越长)。从此大臣上朝,只能面对面交谈了。这一改变有助于
A.增加决策透明度B.提高议事效率
C.缓和大臣间矛盾D.加强皇权统治
2021-01-19更新 | 311次组卷 | 16卷引用:贵州省思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