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名将狄青虽官至枢密使,却因出身行伍而备受歧视,共事的韩琦对他多次羞辱。狄青慨叹,“ 韩枢密功业官职与我一般,我少一进士及第耳”。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宋朝(     
A.积贫积弱局面持续B.“崇文抑武”国策
C.宰相权力严重削弱D.理学观念影响政治
2022-12-02更新 | 352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中外历史纲要上册尖子生同步培优题典(统编版)-第9课两宋的政治军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代以文书御天下,“堂札子”(宰相处理政事的文书)在宋代文书中较为常见,它由唐代的“堂帖”发展而来,最初由宰相独立使用,宋太宗以后“堂札子”一律须经“奏请”方能下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专制皇权的强化B.相权分散的趋势
C.中枢机构的异化D.行政效率的提高
3 . 苏轼在《上皇帝书》中说:“自建隆(宋太祖的年号)以来,未尝罪一言者。许以风闻,而无官长。言及乘舆,则天子改容;事关廊庙,则宰相待罪。”这说明当时
A.政府的信息渠道比较畅通B.文官对皇权形成制衡关系
C.科举制度提升了文官地位D.台谏机构已成为施政中心
2021-09-03更新 | 336次组卷 | 6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同步优化方案(统编版)-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熙宁二年(1069年),宋神宗为配合王安石变法,在原二府三司之外,增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以“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然次年神宗却单独诏曰“今大端已举”,将“其罢归中书”。该司被撤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该司变法使命已经完成B.权势过盛违背宋室家法
C.中枢机构间的争夺权力D.王安石失去宋神宗信任
6 . 据记载,北宋规定,在皇帝登基前就要学习《孝经》,登基后,皇帝不仅常听侍从官员讲授《孝经》,还常与辅臣讨论《孝经》,甚至也亲自书写《孝经》,作《孝经》诗,挂《孝经图》,还将御书《孝经》刑刻于石碑,时时警醒自己。这一现象
A.体现了程朱学说思想内涵B.开启了以孝治天下的模式
C.改变了儒家传统伦理结构D.体现了儒学政治化的特点
7 . 宋代中央政府发递文书有两大渠道:一条是按制度规定,经过门下省的通进司、进奏院进行发布;另一条是制度外,绕过中央官僚集团,由御前经入内内侍省直接下发。这体现了宋代
A.监督官员力度较大B.君相权力矛盾突出
C.国家官僚机构臃肿D.地方管理制度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三司与宰相的职权关系颇为复杂,一方面“军国要务”多由宰相裁决定夺,三司奉行宰相“指挥”;另一方面,三司又可通过多种渠道,不经宰相而直接奉圣旨行事。三司在政务运行中的地位表明
A.政出多门使决策的效率底下B.中枢机构职能划分可以理顺
C.官僚机构人浮于事现象严重D.君主力图强化对政务的掌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宋人邵博在《邵氏闻见后录》中记载,古制,宰相见天子议大政事,必命坐面议之,从容赐茶而退。艺祖(宋太祖)继位之一日,宰执范质等犹坐,艺祖日:“吾目昏,可自持文书来看。”质等起,进呈罢,欲复位,已密令中使去其坐矣,遂为故事。随后,宋太祖
A.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B.废除宰相,权分六部
C.依决策程序分割相权D.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在宋代,“事无巨细,非经两府不得施行”,皇帝的命令要与“两府”讨论后才能施行。“凡事与大臣佥议”,“方为诏敕”。这种做法
A.反映宋朝具有一定的权力制衡倾向B.表明中央决策方式发生根本性变化
C.表明“两府”权力已凌驾于皇权之上D.反映出国家决策民主化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