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9 道试题
1 .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

——班固《汉书》

材料二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作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四   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皇明祖训.祖训首章》


请回答:
(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
(2)据材料二,指出唐朝中央制度的名称和主要作用。
(3)据材料三,指出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
(4)据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政治制度变革的主要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所谓“三司”,第一是户部司,第二是盐铁司,第三是度支司。在唐代,由宰相亲自兼领尚书的一个司,如盐铁、度支之类,为对财政问题直捷处理方便起见……而宋代,则此三个司的地位提高了,独立起来掌握全国的财政。这表明
A.宋代相权较唐代低落得多
B.唐代宰相专权现象明显
C.宋政府财政困难问题凸显
D.中央集权逐渐得到强化
3 . 国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提到“宋初宰相,与枢密对称两府,亦曰两地。……分文事任宰相,武事任枢密。太宗命曹彬取幽州,而宰相李防等不知。其伐辽,一日内六招枢密院计议而中书不预闻。”这说明的本质是
A.政府行政效率大为提高B.中央集权加强
C.两府职责分明D.君主专制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蔡忠惠公文集》载:“枢密院要兵则添,财用有无不知也;……三司但知支办衣粮,日日增添,不敢论列,谓兵非职事也”这反映了
A.唐朝三省之间相互牵制B.唐代节度使拥兵自重
C.宋代分割宰相的权力D.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政务混乱
5 . 下列古代机构或职官,对相权起到牵制作用的有
①唐朝三省六部制   ②宋朝设三司使   ③元朝设立中书省   ④明朝设内阁
A.①②B.①③C.①②④D.②③④
2020-09-21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五校(宝坻一中、静海一中、杨村一中、芦台一中、蓟县一中)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中国古代,帝王的“祖宗”享有双重的威权,追念祖宗之世、推崇“祖宗之法(祖宗家法)”,这尤其成为赵宋一朝突出的历史现象,对于“祖宗故事”的整理和阐扬,成为朝廷内外重要的实践活动。宋代这些做法旨在
A.监督和限制皇帝的行为B.保证封建统治秩序的稳定
C.重建儒家信仰理论体系D.维系君臣之间的宗法关系
2020-09-15更新 | 14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2020届高三6月猜题大联考(三)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7 . 如图所示的中央机构创立于
A.秦朝B.唐朝C.宋朝D.元朝
8 . 宋真宗皇帝亲笔写手诏,立宠爱的刘氏为贵妃,派人送给宰相李沆颁布,李沆看后,居然当着使者的面将诏书烧掉,并说“李沆认为不可”,真宗只得收回成命。这反映了
A.文官政治影响君主行为B.监察体系完善提升决策质量
C.冗官局面引发君臣矛盾D.官僚体制改革扩大宰相职权
9 . 北宋初期,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旨行事。宋太祖为防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这种权力结构设计
A.造成政风因循保守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杜绝官场黑暗腐败D.减轻了财政负担
10 . 宋神宗时期,朝廷设置“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主持变法的机构,由王安石和枢密使陈升之共同主持,筹划和制定新的法规。宋神宗还任命了与王安石政见不同的苏辙负责条例司文件的起草工作。这从本质上体现了宋神宗
A.重用高官加强变法领导B.继承祖宗之法注意集权
C.强调集体决策减少失误D.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